传灯录诗歌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8|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写:忆我故乡

[复制链接]

1

主题

36

帖子

101

积分

江湖小虾

Rank: 2

积分
1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7: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我想起了故乡

       我想起了沾的母亲每个大年初一天不亮的时候,总是用梳子一下一下仔细梳理着沾额头上的刘海儿,因为沾的前额是高高鼓出的,故乡叫奔儿头的,所以,她额前的刘海就总是弯弯的。我想起了娥的母亲每次在我们的劳动课时,总是给娥带一大罐子白糖水的,娥每次在劳动后都喝不完,就每次把剩下的水倒掉,那白糖水像奶一样白稠稠的,顺着土沟向下流淌。我想起了晓的母亲在节前给晓做一件藏蓝色的衣裳,她把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扣子,在扣迷儿上,比了又比,唯恐给缀歪了。我想起了漂的母亲总是趁家里没有别人时,悄悄给漂端上一碗里面有彩豆的水,漂总是拿筷子迅速地捞着面里的彩豆往口里送,竹筷磕碰着水碗发出轻快的叮咚声。
      我想起了君的父亲给她订本了,拿着一个小镰刀,一下一下地把大纸割成小纸,再拿白线缝上。我想起了香的父亲哄她开心,指着桌上一个带猫头的小罐子,香打开那罐子,里面是满满一罐糖块儿。我想起了晓的父亲得知晓考了好成绩,那时他正拿鞭子赶着辆马车,他坚决地说:只要女儿想上学,就咬牙供下去。
      我想起了菊,那个总是和我在星期天去碾盘和磨房里消磨时光的同伴,因为母亲的突然故去,而退了学,在夏日的骄阳下,坐在房檐处,默默地捺着靯底儿。我想起了村里那个叫和平的姑娘,她从小没上过学,她从小就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儿,当她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各种地里的活计都应付自如时,她的因赌博而家贫如洗的父亲死了,她的另嫁他家的母亲来认她了,但她把那个哭红了眼睛的母亲关在了门外,自己在屋里嚎啕大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101

积分

江湖小虾

Rank: 2

积分
10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7:2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蝴蝶蝴蝶蝴蝶蝶 于 2017-3-25 07:38 编辑

2、佛龛

           在故乡时,家家有佛龛,所以,故乡人,人人有佛心。
         姥姥家,也是有佛龛的,它是嵌在墙壁里约有两寸的类似于一面大镜子似的长方形的一个。但,姥姥的佛龛里没有佛,全村人的佛龛里也没有佛。想来,在那个年月里,不管是佛还是什么的都是迷信吧,大家都是要破除的。你不知故乡里,村人的心有多么多么地红。因为有一颗红心,所以,在那么贫困的故乡和贫困的时代,故乡人个个生活得精神抖擞的。那时,还是集体所有制,每每下地的钟声一响,故乡人都会拿出百分之百的精神去下地务农。年轻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妇的气力和劲头是最足的,也是做农活的主力,所以,他们的工分是最高的;而中年后的男女的工分应该就低一级了,而全村的老弱病残都是没有工分的,就是我们已经到了三年级或是更高年级了,不管学生们出了多少工和力,也只是记学生工分的,至于学生的工分是多少,我们都没看到过,当然,我们也从没计较过。因为,在故乡,学生上学,从来就是半工半读的,因为知了下地的辛苦,所以也更珍惜在教室读书的时光。所以,故乡人是没有厌学的,只有学不好的,但那时是采取留级制度的,学不好的,就要一年级一年级地留下去的。所以,故乡的学校里,每个班级的学生年龄,都是相当复杂的。我刚入一年级时,那是只凭年龄的,只要划在了三个年龄段里,就可以入学的,所以,入学一年时,我们同班同学的年龄差最大就是三岁的,只是到了二年级,就有留下去的,就有留过来的,依次下来,同班同学的年龄就会越来差别越大,差个十岁八岁的,也是应该不稀奇的。所以,我在故乡读书时,也有一个很让我喜欢的好处,那是因为留级制带来的,让我几乎和全村的学生们,都可能会做同学的,也都可能会做朋友的。有时,我会和一家子里的老三是同学,但后来,有可能就会和老大、老二也是同学的,只要他们留下级来。那真的是一种神奇的经历呢。
       都跑那么远的题了,再返回来说姥姥的佛龛,虽然没有佛供着,但那里,始终会让人觉得得放些什么才好,于是,我就会买很多村里当年时兴的年画来糊在佛龛上,于是,它就是姥姥屋里色彩最生动的地方了。
       如今,听一听佛歌,心就会静下来,就会想到逝去的时光,想到故乡人,想到姥姥,想到佛龛。内心就总是会柔软得化了开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101

积分

江湖小虾

Rank: 2

积分
10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7:26:16 | 只看该作者

3、故乡石


    故乡有条小河,清清的河水绕村而过。水中有软泥,软泥上生长着茂密的水草。水草,乡人叫它阐草,它“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在盛夏时节,我总是耐不住水草的诱惑,下到河边,踩在它们身上,它们把我的腿脚牢牢地缠住,带给我痒痒的感觉。我不会游泳,只在近岸处的水中站着,把脚下的水草一把把拔起,甩在身后的堤岸上,每个中午,都能收获长长的一拉溜儿,它们在太阳下闪着油油的色泽。
        但,故乡清清的河水里,没有光滑的鹅卵石,甚至连一颗小石子都没有,不但水里没有,岸上也没有,土里也没有。所以,平日里,孩子们玩耍时,尽可能地光着脚,不必担心会有石子硌着脚。故乡的泥土地上,最多的就是土,孩子们的光脚丫儿,只会把柔软的、坚硬的土坷垃碾成粉沫儿,而下雨的时候,故乡的粘土,就会把孩子们的脚粘上厚厚的泥。
        但,孩子们的游戏里是有石头的,最常见的就是“剪刀·石头·布”,只是叫这个名,并没有这些实物,“剪刀”就是张开的食指和中指,“石头”就是握成的拳头,“布”就是把手掌平平地向上摊开。但,有时,孩子们打架时,那拳头是比石头还硬的,比如,好友巧同学的哥哥,那是会武术的,他一路拳脚,连大人也不是个儿,他打痛快的后果,就是每个开校会的日子里,被学校罚站在会台上的长凳上,那真的是“示众”,整整一个上午,都不能站下来。但,下到地面上来后,他是照打不误,于是,他就总是被罚站,成为了我记忆中故乡校会的一景。
        故乡是平原,它太平了,平得连个高高的土岗都少见,更别说山和石头了。故乡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但故乡的人和物都需要水。故乡的水可以来自河水、雨水、雪水,乡人可以从小河里去担水担冰,可以接落在院中的雨水和雪水。但故乡的河,在最炎热干旱的时候,也会蒸发缩成一条窄窄的裙带,甚至满河床的黑泥;故乡在春季旱季时,天上总也不会落下一滴雨,所以,乡人最稳定的水源就是井水。井水少的时候,村人担水时,就要在扁担上系一条长绳,再把水桶系在长绳上下到井里去,才能打上来一桶水。所以,村井,它往往是建在村子的正中心,因为它就是故乡人的命。
       每每一口村井干涸时,村人就要打井。打井时,是需要用到石头的,不是大石头,而是圆圆的小小的石头子。打井,是全村人的集体行动,村里会从外面运来大块大块的石头,每家每户都会分到几块,然后,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得把它们变成状如鸽子蛋大小的石头子。于是,全村不分昼夜,总会响起叮叮当当地打石声。一或半个月后,打好的蓝蓝的石头子就在村井处堆成了小山。然后,全村人,不管村队和学校,都会制作与石头子大小相仿的泥丸,特别是学生们,他们可是主力军,学校停了课,在大操场上,全校师生都在那里和泥作丸,一个星期不断,一筐筐的泥丸被运走。然后打井队才上阵,昼夜不停地喊着号子打井。那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运动场面……
   
         我那无比贫穷、落后的故乡,它给予了童年的我,以无比的勤劳、坚定和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101

积分

江湖小虾

Rank: 2

积分
10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7:31:01 | 只看该作者

4、有感于唱歌

    记忆里,在故乡的时候,整个童年,全村就那么些游戏,不外乎天冷了、女同学在平地上踢毽子、男同学在冰面上打陀螺,不外乎天暖了、女同学在户外玩砍沙包、男同学在户外玩弹球;有时男女同学也合在一起,男同学摇大绳、女同学跳大绳什么的,但也只限于在老师的号召下,绝大部分时候,男同学玩男同学的,女同学玩女同学的,大家都乐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整个童年,全村就那么几部电影,就那么几首歌曲,大家出来进去就哼哼着“夜半三更哟”“北风那个吹”“一条大河波浪宽”“红湖水浪打浪”甚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所以,在故乡时,周六是上半天课的,而这半天课又不在课堂上,而是全校人集在操场上开校会,会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合唱,没有人不会唱的,尽可以声嘶力竭,尽可以滥竽充数。多少年了,我还回忆着我故乡的校会,它是那么让人难忘,虽然没有伴奏,但大家都唱得那么齐、那么响、那么亮。
    记忆里,对于电影,老师是从不管的,你愿意随着村人在小村里看,或者愿意成群结队地踏着夜色跑到几里外的外村看,都行,那纯属于你的业余生活。但我的故乡老师是留过一次作业的,关于看电影,只留过那么一次,就是写《洪湖赤卫队》的观后感,那时,对于写作体裁,我们是一窍不通的,但对老师留的作业是没有人敢不完成的,所以,只好把这个电影本村里看了外村里看,近村里看了远村里看,最近到的是长安村,最远到的是南杭村,去长安村比到我村东的同学家都近,去南杭村路上就得走一个多小时。因为那是个歌剧,所以,里面的歌,大家很快就学会唱了,人物的名言,我至今记得的还是那两句:“砍头只当风吹帽,洒尽鲜血心欢畅”。
    更有感于小村人对于母亲的称谓。绝大部分人是称为“娘”的,我的女同伴们这样拉着长音叫着的时候,总是让我心有所动的,背地里也有时听得热泪盈眶的。时间长了,看出些端倪,大凡是父母在外的,都不是称“爹娘”的,而叫“爸妈”,比如我是这种情况;而父亲在外、母亲在家的,就称“爸”和“娘”,比如我的瑞表姐是这种情况;而父母虽都在家,也有称“爸”和“娘”的,比如我的好友香是这种情况,想来,可能是她父亲曾在外又回来的。称父母为“爹娘”的,是小村的主流,孩子们喊出来的音量,明显比叫“爸妈”或“爸娘”来得气势和磅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101

积分

江湖小虾

Rank: 2

积分
101
5#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7:34: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蝴蝶蝴蝶蝴蝶蝶 于 2017-3-25 07:37 编辑


5、新年

      故乡的习俗要起五更天,天还好黑好黑,家家就已经人声鼎沸,男孩子们一味地跑到院中巷中放炮,女孩子们则在灯影里细细地梳着发辫、扎着彩绸,从头到脚穿戴一新,然后大家一家一家地走,把所有能想到的童伴全汇集,一般就要达到天亮的时间,然后再说啊笑啊成群结队地走上村头,聚在平日里小村放电影的偌大场院里,等着看村人自编自演的年戏,大家不像往日里放影时那样去找最佳地点和座位,而是扎堆在一起,组成最耀眼的集团,形成最鲜艳的风景线。那时的新年多么让人欢喜啊,村人们全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家家可以一个月都不用做新的饭菜,只吃年前就在坛子里、瓦盆里、盖帘上备好的肉、菜、饺子等,所以,其实,故乡的每个新年对童伴们来说是东西最难吃的新年,饭菜需要上顿热了下顿热,放的时间长了的饺子都带着老硬的皮儿,但大家的心情是最好不过的,不说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让人神清气爽,单只就哪家哪家的撒开了欢儿地尽情玩耍就足以让人心花怒放。那样的节日里,看什么都让人两眼放光的,看什么都是最亲最美的,村人们都拚命地要把一年到头积攒的贫苦忘掉,用最美丽的心态去迎接来年的艰辛。
       其实,内心精神生活的富足,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39

帖子

2765

积分

风尘奇侠

Rank: 6Rank: 6

积分
2765
6#
发表于 2017-3-25 09:43:42 | 只看该作者
,内心精神生活的富足,才是最重要的。

写得好

点评

谢谢你哦。其实,写这些,就为这个吧。  发表于 2017-3-27 0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25

帖子

7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9
7#
发表于 2017-3-25 17:05:08 | 只看该作者
挺好的,欢迎!

点评

谢谢你。  发表于 2017-3-27 05:14
一米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894

帖子

24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24
QQ
8#
发表于 2017-3-26 09:27: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点亮我的眼睛了啊。

点评

我挺喜欢最后一句的。于是就总写上最后一句。然后以后,就成了毛病。  发表于 2017-3-27 0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101

积分

江湖小虾

Rank: 2

积分
101
9#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5:3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蝴蝶蝴蝶蝴蝶蝶 于 2017-3-27 05:34 编辑

6、记忆中的瓦蓝

         故乡雨过后的天空,瓦蓝瓦蓝的,特别是从原野上看去,天空格外地低,低得你觉得跑到地的尽头,就能抓住一片下来。
        那种蓝色,同乡人砖房上的蓝灰瓦片简直一模一样。
        故乡人多是土坯房,只有少数人家盖砖房,有的人家就土房、砖房各一半。
       在我家的土房正南面,是舅母家的一横排红砖瓦房,它的西面紧连着我家的大门垛,我的土房的窗口,就开向大门垛,所以每每从窗子望出去,就能看到舅母家砖房的房顶,顶上铺得全是蓝灰瓦片,一层压一层的,从高处向低处延展。
        我家的猫,特别喜欢跳上我家的大门垛,然后再到舅母家的蓝灰瓦片上去休息,因为那里绝不会有人去打扰它。
        所以,每每望向舅母家的蓝灰瓦片时,我家的猫有时就会突然醒过来一样,伸着懒腰,在那蓝灰的上面忸怩一番,然后竖着高高的尾巴,向家这边跑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

帖子

101

积分

江湖小虾

Rank: 2

积分
10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5:33:46 | 只看该作者



7、故乡的急雨
        故乡很少下急雨,老天爷也一如故乡人的脾气,总爱慢条思理的。当然,情绪来时,也得有那么一两次较真的时候。
       我喜欢看故乡的急雨。
       老天爷脾气来了,也是很怕人的。那样子就像故乡里的大人训孩子。
       它会先把脸黑起来吓唬你,那脸黑得,简直伸手不见五指;然后,就清清嗓子打两声哼哼雷,雷声越来越响,召示着它的雷霆之怒;然后,挥起它的大掌,掌风呼呼地,你不躲都不行;紧接着,它的大棍子就抡下来了,刷刷地,一棍接一棍地,你得赶快护起自己;有时,它也会气急败坏地拿些泥球去砍你,只不过,它和的泥球是白色的,它砍的气力很大,会发出咻咻的声响,你得赶快避进屋里;当然,它也免不了恨铁不成钢的委屈哭泣,鼻泣一把泪一把地,还边哭边哗哗地数落你,落下很多鼻涕泡儿;一通发泄过后,它就怒气顿消,霎时雨过天晴;然后,它会反过来哄你,会拿出好看的玩具,比如抛出一道彩绳在半空中,用它的美丽来诱惑你——简直软硬兼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传灯录诗歌论坛  

GMT+8, 2025-5-17 23:26 , Processed in 0.12193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