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诗歌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评施选黄靠诗歌16首

[复制链接]

7

主题

247

帖子

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22: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中午的时候
深冬的阳光有了一些暖意
他在切菜
门外是摩西啃过的芦荟
在剥蒜的时候
他看见大的一瓣
抽芽的笑意
就到走廊上
拨开盆里的泥土
插了进去
转身时发现
两岁的芦荟翠绿,学会欺生
为了活下去
他,为它添了半杯水
2016.1.12
鲁力简评:
以佛教用语“放生”为题,但行文却格外“日常”。除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典故——摩西,之外没有半点超脱凡俗的词语。特别百度了下,并没发现作为圣经中的重要人物摩西与芦荟存在成文的关系。但这并不影响诗歌的整体宗教般超凡的圣洁意蕴。这一点也正透露出黄靠诗思独具的超凡的跳跃性特点。
  为什么一首近乎日常口语的短诗,会带给阅读者这么强烈的神圣感,甚至呈现出超越宗教的澄净境界——因其文本的自然、真实和对立。在“深冬的阳光”与“暖意”的自然近乎温暖的现实里,“切菜”的“他”与“摩西啃过的芦荟”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同时还是超越此境的“放生”者,“他”在“剥蒜”时发现了“抽芽的笑意”,并在“转身”之际发现“翠绿”“欺生”——“为了活下去/他,为它添了半杯水”。
  在“半杯水”中“活下去”,多像一记漂亮但无情的回马枪,击中了你我生命最脆弱的真实。
◆◇ 燕田
梧桐花开了,随风落地
我走出村口的石柱门
这里前日送走一床黑色的棺木
孝子孝女一片雪白下跪
如今是青色的石头
磨光了棱角的青石
如六叔公的额头反光
六叔公从朝鲜瘸腿回来
教孩子们跳舞多年
六叔公他刚坐棺木走的
我继续走,走上青石板路
沿着钱纸洒开的路
它一一在稻田里变色
消逝在小溪隔断的田野
我没有看到小溪
听到鱼跃的水面
阳光正在洒开我的童年
鲫鱼被困在人脚印里
我捡到了四只鲫鱼
去往田野尽头的外婆家
外公外婆死了好些年了
水边的柳树,它低着头
转世成木棉树,它立在檐上
一对老人坐在下面
都戴着帽子,下棋
专注,都没有光亮的额头
博弈着生的斗性
2016.3.18
鲁力简评:作为诗题的“燕田”应是作者的故乡——湖南某个偏远山村。诗歌以黄靠特有跳跃法和剪接术,把乡情民俗与城市生活、战争残酷与亲情绵长、生死循环与博弈困境等宏大论题轻巧地揉合在了这样一首二十七行的诗中。难能可贵的是景与情、人与物,生与死、时与空都能在此诗境相异相生,和谐共存。就像段誉的凌波微步,黄靠可以轻巧地在时空中闪转腾挪。又如影像的快进法,黄靠可以让时空层叠推进,变幻莫测。使得诗歌语言轻盈,诗意沉重,意象繁复,意境深远而多重。
◆◇ 穿梭术
在老柳树下
新芽正在装点旧年树皮
脱落些深褐色
鱼塘跃新了水面
柳枝摇落储藏的雨点
像摇落一树哲学
我的外婆,她有老花眼
帮我扎了小辫子
穿上女孩子的花衣服
多余的线条
模糊了洞孔
让我从容穿过针上虚空
2016.3.18
鲁力简评:
  从内核看这样一首怀人诗,写出了作者对于时空、生命等范畴的哲学思考;从诗艺看,“老柳树”与“我的外婆”象征关系,树的“洞孔”与“针上虚空”的虚实穿梭,无不让人折服于诗人的神乎其技。诗中“哲学”一词看似生硬、空泛,却是此诗之眼。如果把“像摇落一树哲学”剔除出来,在很多人看来诗同样是成立的,甚至更精当。作为一般的怀人诗,这么做肯定是不错。但却少了更深远的一个哲学向度。“鱼塘跃新了水面”、“从容穿过针上虚空”等不仅是语言的创新,更是哲学的发现。
◇◆ 午 餐
过午,再食
再死
何妨
过午的西窗
才有更猛烈
朝阳
鲁力简评:只能说黄靠太霸气!再食/再死/何妨!只要你从“过午的西窗”中看见“更猛烈”的“朝阳”。两个“过”字,恰好透露了诗人超越生死、时空的“过”人的豪气与自信!
◇◆ 江 南
我奶奶,是江南人氏
平民幼年
太太出嫁
黑五类守寡
无声善终
江南于我
是个潇水边的村庄
木屋相继倒塌
泥巴糊了白墙
黑燕南下不归
灰色雾
顺水,业已消失多年
鲁力简评:相对来说,这是黄靠不多见的纯情诗。说实话有点不习惯,在第一次作为同题评委来读这首诗时并不喜欢。现在再读,就抒情诗来说,确实有独到的地方。两个词义不同的“黑”字,还有孤独的两个“白”、“灰”,让整首诗既扣题,且拓展了诗歌的社会、人生、时代的诸多向度。收尾借“灰色雾”“消失多年”来写游子的思乡情,以彼观己的写法很是不俗。
◇◆ 夜深别出街
每一次在深夜走进大街
就走进另外一堆故事
那些擦身而过的孤独
彼此不得而知的欲望
掉落在水泥板上的啤酒罐
隐身在草丛里的秘密
以及回归黑夜的乌鸦
这些都不是朋友
我擦肩而过的朋友呢
她在另一个城市
另一栋楼里,和别人做爱
2016.4.19
鲁力简评:诗题带有较明显的粤方言特征,诗歌语言也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口语特色。作为核心词的“孤独”和“欲望”,配上“啤酒罐”、“城市”、“做爱”等日常用语,使诗歌乍看起来称得上烂俗。然而,恰恰是这些俚俗的语言,却表露了作者超拔的精神高度。(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形容似乎还不够准确。)正如诗题所言,作者怕“出街”。因为世俗的孤独,不是他的孤独,世人的欲望也不是人的欲望,因为“这些都不是朋友”。作者的孤独,是因为“擦肩而过的朋友”,“她在另一个城市/另一栋楼里,和别人做爱”。正是这样的结尾告诉读者,用出污泥而不染是不确切的,用“超拔”一语,是因为鲁力读出了作者对世人的孤独和欲望的理解和怜惜!
夏花红了
我们跑三千里路,瞎操几亿心
任雨下九省十八州
不过日半
回来时,车很慢
凤凰花在雨里,大把大把展翅
2016.5.20
鲁力简评:对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毛泽东同志都说:“无法可设”。那“我们为啥偏要“跑三千里路,瞎操几亿心”呢!虽然明知“无法可设”,只能“任雨下九省十八州”,但“凤凰花在雨里,大把大把展翅”,给了我们激情和豪气!
雨继续下
我的母亲来过,挂了生前的蓑衣
我爬起来,打开手机微信群
原来昨夜朋友们都在怀疑
雨,到底是不是穷人的屋顶
也有人赞成,提上富人的天花板
这过程摇摆很短,振幅不长
我一直在抽烟,只是真怀疑
人这东西有钱了,还写得出诗吗
要不李白一生散财,干嘛呢
我看这雨,是要一直下往端午去
2016.5.21
鲁力简评:这首诗多少有些炫技之嫌。梦境与实境,真情与闲笔,过去与当下,笑谈与深省,诸多相克相生的元素和向度,作者只用一个“雨”字轻巧的牵连成了一个有机体。短短十行,既有生与死的沟通,也有过去、当下、未来的思考;在语言上看似平淡无奇,却暗藏玄机。现在到处都是经典和传世之作,那么这首呢。我想作者应该是冲着它们去的。
<雷 雨
雷声越来越大,雨点就小了
东莞的荷花醒了,又睡着
人民公园的桉树护住自己的根部
胆小的孩子往回走
一些鱼冒泡,一些鱼游走
穿短裙的女人
动了动小腿上的肌肉,掩饰大腿颤抖
我所在的城池没有片瓦
也没有守城的士兵
只有警察、小偷、盗贼、妓女
还有遁隐的诗人
等雷声打完,雨迟些就会下来
你等待的丫鬟
就会偷到腐朽的老爷,蔫掉的嘴唇
他们也在等雨
等坠落的空气,洗刷地上的污泥
鲁力简评:如果不是“你等待的丫鬟”和久违的“老爷”,我们根本不会想到诗题“雷雨”会和解放前的《雷雨》扯上关系。总共十六行,前十一行无疑是写实,是诗人对当下社会的速写。紧跟“诗人”的是“等雷声打完,雨迟些就会下来”,这样的情境刚好与话据《雷雨》中的经典场景吻合。真希望这种吻合只是诗人的杜撰,真希望“你等待的”不是“丫鬟”,这个世界也不再会有什么“腐朽的老爷”。真正的诗人,眼睛必定是锐利的,能看得更深更透。黄靠一定看见了常人没有看见的事物,比如“桉树护住自己的根部”、“往回走”的孩子和“遁隐的诗人”。这些,“你”看见啦么?
<西 瓜
他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黄昏
提着一袋子心事晚归
晚归的还有有着忧郁眼神的妇人
西瓜车主人有一杆不公平的秤
他和妇人交换了眼神
像久违的情侣
抿着各自的笑
掩住各自的胸脯,和指尖
鲁力简评:西瓜是沉的,这让“黄昏”和“他”的“一袋子心事”越显沉重。同样“晚归的还有有着忧郁眼神的妇人”原本可以给“他”一种同病相怜的安慰,却发现“西瓜车主人有一杆不公平的秤/他和妇人交换了眼神”。不但如此,他们还“像久违的情侣/抿着各自的笑”,说明“他”太想当然了,原来“他”的“心事”与“妇人”的“忧郁”眼神,根本不同病。八行短诗,却把“他”的“心事”写得如此沉重、曲折、甚至绝望,有如神笔。
<垮掉的记忆
朦胧的是大门,在雨天
校园才会趋近冷静
谈恋爱的人群永远是时空主体
侧门桥下停满了小车
他们是来接女孩子的
最漂亮的大学生
都在外面挥霍多余青春
这是一座大城市朦胧的生态
火锅店街在三棵树下
吃不饱的可以加餐
卖磁带与电话卡的小街也在校内
就是买不到一本好书
流行物潜入校园
就像AV片女主角一样
做爱姿势与兴奋
被学生当成教材当晚用上
卖旧书的老店主头发花白
有着一张朦胧的脸
突然对冷漠的翻书客说
总有几个孤傲的傻瓜
来到大学,也不会花父母的钱
鲁力简评:垮掉的一代——这样的提法,很多人都不会陌生。黄靠巧妙地来了一个移花接木,把“垮掉”嫁接到“记忆”上,让诗题既有一语双关的效果,又有搭配求新的意趣。诗歌总体来看偏重于写实和记事,多少有些个人成长史和时代野史的意思。重客观,也抒情,有批判,存正气。
出菜市场记
在菜市场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吃素
而我会涌入人潮
提着一袋子青菜走向夕阳
如提着耶稣的晚餐
沉重,充满了恐惧已久的背叛
鲁力简评:短短五行,闲言碎语,东拉西扯,却有波澜壮阔的时空感和大气象。第一行写人之常情的主观“希望”,第二行急转为客观的“我会涌入人潮”。第三行看似呼应首行的“吃素”,却是“背叛”的伏笔。因为只有信佛的人才会“希望每一个人都吃素”,而耶稣要求信众不可信别的神。第四行“耶稣的晚餐”看似来得突然,却是“夕阳”所指西方的当然之象。收尾自然,却气象万千。“沉重”文本上是呼应了前面的“提”,更蕴含着作者意愿与现实、个体与群体、东方与西方等诸多层面交织在一起的内心激荡——“充满了恐惧已久的背叛”。因为背叛所以恐惧;因为孤独所以沉重;因为现实所以希望!这一《出菜市场记》,有戏剧的冲突感,更有诗歌的张力感!
<国 格
民国期间湖南王何健,一生杀人无数
杀到革命胜利中国绝对容不下他
他卸权前枪毙的最后一个人是个女人       
理由是,她给一个日本商人做妾
你看,即便是杀人魔王,也会讲国格
2016.10.3
鲁力简评:不知是否有意为之——湖南王何健——这隐蔽的一个“王”字,在鲁力看来是这首诗的核要所在。一直认为,中国文化基因中“成则王侯败则贼”是最耀眼,也是最阴暗的成分。何健——民国期间的地方军阀,以“王”称之合乎逻辑,更合乎普通读者的思维习惯,合乎习惯的还有“王”“一生杀人无数”,“杀到革命胜利中国绝对容不下他”也一样符合大多数人的思维惯性。就像民间总会有人提出“鲁迅如果活在如今会怎样?”的追问一样,在“王”的眼里,反对者都得死。这时候,我们会发现“革命胜利”就有了阿Q色彩。诗歌的后三四行还是写“何健”这个“湖南王”杀人,但这次是让所有读者都会为这个“湖南王”叫好,因为这个“女人”“给一个日本商人做妾”。“你看,即便是杀人魔王,也会讲国格”,你看“何健”这个“湖南王”也蛮有种!——而这顺理成章的结尾,正是统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王”文化的可爱可恨可悲可叹可笑的应有之义!作为诗题的“国格”,作者的命意应是国民的普遍品格!而——隐蔽的一个“王”字——正是其中要害!
<鸠占鹊巢
去年路过市民广场的黑鸟
有一对白色的眼珠
我独自走在广场的夜色里
分不清谁是良民
谁是妓女
谁是嫖客
孩子们不解霓虹层次
笑过路的狗
悬挂硕大的睾丸
从花丛中从容地踩过去
2016.10.30
鲁力简评:黄靠在使用对立的语言元素来展开和推进的技巧很值得学习。开头两行的“黑鸟”与“白色”既对立又统一,而且紧扣了诗题。如果把前四行看作一个整体,就会发现“我”与“黑鸟”、“白色的眼珠”与“分不清”也同样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再往后推进,“妓女”和“嫖客”“我”和“孩子”、“分不清”“不解”还是有着某种隐逸的对立统一关系。直至结尾,“孩子”与“硕大”、“笑”与“花”、“狗”与“睾丸”等词语,都隐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对立统一关系。
<寂 静
死在春季的老鼠
有一对是情侣
死在夏天的蝴蝶
有一对是母子
死在深秋的诗人
有一些还是孩子
世界兀自忙碌
没有人察觉魂灵
擦过地上秋风
缝隙里卷走尘埃
2016.10.30
鲁力简评:用“死”来写《寂静》表面看并无太多新意,因为常用语中就有“死寂”一词。但是作者以肯定句的排比,加以从“老鼠”“情侣”、“蝴蝶”“母子”到“诗人”“孩子”的递进式的推进,让虚无缥缈的“魂灵”变得具体可感起来,也让“死”的《寂静》“擦过地上秋风/缝隙里卷走尘埃”——
<江 湖
江湖是草民的天堂
上有苏杭,下有东莞
中间地带灰色
无所谓地狱,无所谓天堂
我知道很多人不赞成
可我有时候
就是这么极端占有真相
我用脚步走过
实地,用调查发言
死里走过
飘忽半生,也没什么负担
你问我人间美丽
我指指白云的方向
2016.11.2
鲁力简评:每个人都有个不一样的江湖,有不一样的天堂和地狱,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极端”。和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是黄靠不仅有他的“极端”,他还“这么极端占有真相”,因为他“用脚步走过/实地,用调查发言/死里走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47

帖子

7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5-8 22:13:0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纠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400

帖子

43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56
板凳
发表于 2017-5-8 22:34: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鲁力 发表于 2017-5-8 22:13
欢迎纠错

长老来得好安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639

帖子

2765

积分

风尘奇侠

Rank: 6Rank: 6

积分
2765
地板
发表于 2017-5-9 05:48:09 | 只看该作者
又见小庄砍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4

帖子

722

积分

武林高手

Rank: 4

积分
722
5#
发表于 2017-5-9 12:11:49 | 只看该作者
最后首鲁斑斑的评明显是应付,这首诗力道很强的指向。

点评

确实力有不逮  发表于 2017-5-11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653

帖子

355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8
6#
发表于 2017-5-9 20:19:23 | 只看该作者
我写不出来,还好有人写得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894

帖子

24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24
QQ
7#
发表于 2017-6-26 18:47:22 | 只看该作者
有两个人这个时候都写了靠爷,我提起来吧。声明我不是提鞋的人,但我觉得有必要让大家注意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87

帖子

1193

积分

风尘奇侠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8#
发表于 2017-7-3 18:13:02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来了
先看诗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传灯录诗歌论坛  

GMT+8, 2025-5-18 07:20 , Processed in 0.12614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