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无正 于 2016-11-25 10:52 编辑
悼念一位天才以及他的自负——欧阳江河《公开的独白》
《公开的独白》 ——悼庞德 作者:欧阳江河
我死了,你们还活着。 你们不认识我如同你们不认识世界。 我的遗容化作不朽的面具, 迫使你们彼此相似: 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
我祝福过的每一棵苹果树都长成秋天, 结出更多的苹果和饥饿。 你们看见的每一只飞鸟都是我的灵魂。 我布下的阴影比一切光明更肯定。
我真正的葬身之地是在书卷, 在那儿,你们的名字如同多余的字母, 被轻轻抹去。
所有的眼睛只为一瞥而睁开, 没有我的歌,你们不会有嘴唇。 而你们传唱并将继续传唱的 只是无边的寂静,不是歌。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他和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得到启发而创立了意象派理论,为后来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首诗歌虽然是悼诗,但口吻是模仿庞德本人口吻,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作为庞德的遗言或伪遗言:
我死了,你们还活着。 你们不认识我如同你们不认识世界。 我的遗容化作不朽的面具, 迫使你们彼此相似:
庞德本人在他在世时期名气就很大,不过也因为在二战中支持意大利法西斯而入狱,他最重要的作品《比萨诗章》写于狱中,庞德认为世人不了解文艺也不了解他自己,他是个很自负的人,但庞德的大名更多还是在死后获得,因他所创造的意象派理论对美国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他的推动者和继承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也是一位重量级的诗人。 从文艺主张上讲,庞德是一位纯文艺理论的支持者,他过分追求艺术创造而忽略社会和人性,这让他在人文层面显得冷漠,在政治上不辨是非,这一点有点类似博尔赫斯,但庞德认为他坚持的才是真理,而世人都是庸人。 正因为他的自负和冷漠,使得庞德倒向了精英政治和法西斯理论,在庞德看来大多数世人是无知而愚昧的,真正的美和艺术只属于少数人,他所研究的中国先秦文艺和唐诗宋词,在当时的美国也找不到一个志同道合者。庞德的自负和其本身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让他坚持认为自己站在文艺理论的顶峰,而意象派是超前于时代的诗歌主张。后来的诗歌发展证明了后者。 不过即使在当时庞德也不是站在文艺理论顶峰的诗人,相反还差很远,但是当有人指出他的错误的时候,庞德不肯接受,自负蒙蔽了他的双眼,他既无法看清时代,也无法看清自己,但所幸的是他创造的理论确实是在文艺上有价值的。
所有的眼睛只为一瞥而睁开, 没有我的歌,你们不会有嘴唇。 而你们传唱并将继续传唱的 只是无边的寂静,不是歌。
这一点欧阳概括得很传神,后来的意象派追随者们,使用的固然是意象派这种技巧,但没多少人支持庞德的纯文艺理论和主张。诗歌作为文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不可被概括的,更不可能由某一个先进的精英理论一统天下,这一点庞德从一开始就弄错了,可惜的是庞德至死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跟黑格尔的命运倒是有些相似。 欧阳江河对庞德文艺主张和其人性格的刻画,充分表现了知识分子写作的特性,站在文艺专业角度表现文艺相关问题,这一点是平民写作无法触及的领域。意象派现在作为一个在诗歌届造成广泛影响的流派,它的理论确实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优势简单说,意象这一概念源于 图像“IMEGA”,庞德主张用图像化的直接呈现取代形容和描述,这能够深入日常语言所无法抵达的感觉细微之处,而且可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和心理,庞德是这一技巧的发现者,他从我国的汉字和唐诗宋词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意象派这一理论,在庞德看来,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而图画本身就具备高度的象征意义,汉语诗歌中取消描述而直接用图像呈现或模糊概括的手法对庞德影响尤其大。用意象来表情达意,其首要目标是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凭借文字描绘的图画而产生审美联想,让具有美感的经验或印象深刻的事物在人的想象中直接呈现而不借助文字的形容或概括。 意象派这个理论虽然是庞德创立的,但其技法的使用由来已久,在我国唐诗当中就有很多作品使用意象手法来进行修辞,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歌当中所描写的主题并非植物而是情感与哲理,植物只是借用表现诗歌艺术主题的一个意象,这是我国诗歌中普遍使用手法,而当时西方诗歌中还无此类的技巧或者文艺理论,庞德是首先把这种技巧概括并形成理论的人,因此庞德认为自己掌握了文艺的精髓,而且妄图用意象派为文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庞德对当时西方诗歌文艺界的描述是,无非是华兹华斯的模仿和再模仿,抒情诗歌泛滥,技巧大量重复,庞德的诗歌中是排斥抒情的,但并不排斥抒情内容,他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手法,而意象这种源于汉字和中国诗词的技巧自然是难以一下子被文艺界接受,这使得庞德十分孤独和愤世嫉俗,他和他的时代不相容,和他周围的主流诗人也不相容。 欧阳江河这首诗歌所表现的庞德,正是这种自负和孤独,藐视世人交织在一起的形象,尤其在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倒台后,庞德被捕,他更加认为自己是时代的被迫害者。后来虽然经过文艺界的广泛呼吁,庞德被释放,但因他的政治污点,他从未被任何大的官方文艺奖项提名,自然也就和诺贝尔奖无缘了。 在离世之时,庞德是含着深深的怨气和自负离开的,他认为自己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世人对他不公,这一点在欧阳江河的诗歌中也有体现。所幸的是,意象派后来还是成功了,现在写诗歌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埃兹拉庞德的,我们当中很多人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意象派技巧,这一点却是要感谢庞德。 欧阳江河虽然用庞德的口吻再叙述庞德的伪遗言,但庞德的个性和他的缺陷却毫无隐瞒,而表现得十分传神。这是作者对庞德人格与诗歌理论的深刻认识。庞德如果临死前站在世人面前,也一定会这么说:
我真正的葬身之地是在书卷, 在那儿,你们的名字如同多余的字母, 被轻轻抹去。 而你们传唱并将继续传唱的 只是无边的寂静,不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