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诗歌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歪读唐诗(2016)NO.1

[复制链接]

79

主题

894

帖子

24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2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22:5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歪读唐诗(2016)

7、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盆栽菩提:元宵一过,街上,路口,到处是扔弃的年桔,菊花,桃花,一盆盆,一株株的,横七竖八的,每年这个时候,是环卫工忙得够呛的时候。文学青年黄巢做了皇帝也没完成的事------报与桃花一处开,如今却是小事一件。不仅一处开了,也一处凋零了。不知道黄巢在天有知,作何感想?假设黄巢生在当代的话,即便有那做青帝的野心,也没有让春秋同时降临人世的闲情了罢。在广东,春和秋,是丝毫看不出区别的,更何况现在是神马时代,都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的。假若黄巢和财神爷一起到春节的广东走一圈,看到庭院里,大门前,一盆盆黄的白的菊花,一束束粉的红的桃花,怕也只有目瞪口呆的份儿了吧。

6、孟浩然《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盆栽菩提:读唐诗,谁都可以漏掉,唯孟浩然不能漏。为何?因为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所以今日到书城借书,孟浩然诗选就顺手牵羊取了来。车上翻翻,就看到了这首。我素来饮食偏于清淡,所以对孟夫子也别有一番兴趣。孟夫子雅人,约个朋友也整得脱俗清丽。评家说前六句暗写“候”字,后两句明写“候”字,以点睛之势将无人之境扭转为有人之境,妙也。我总嫌说得过于复杂了,依我看,这个明明就是堂而皇之的结尾党写法,作为一种诗写形式,唐诗中屡见不鲜,而现代人也屡试不爽,比如近日在网上看到李不嫁新写的一组《我们的父辈是这样做爱的》,分明就是这类写法。孟夫子以字作画,冲淡清新,就如一例新煲的广东清补凉汤,咂吧咂吧嘴儿,味儿油然而生。如今我辈客居都市,与山水亲近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故而读到孟夫子这样的五言古诗,自然也是分外亲切了。当然,在唐人山水控的诗歌里,这一首并不见得有多高明,只不过是随手翻到,随手记一下。孟夫子出彩的诗不是这个。

2016、02、23、盆栽菩提、佛山

5、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盆栽菩提:今日元宵节,仍然没到上班时间,选一首还乡的诗歌读一下。在唐朝的乡愁控诗歌里,老贺的回乡偶书二首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山。在现而今中国梦复兴的时代,多多少少和唐朝有些许相似之处。大多数马二黑,都是基本上念完书就离开故土外出谋生,有的甚而至于自幼便随父母一直在外,那么故土的印象便总是幼时的模样,对乡人的印记也是幼时模板。故而等到老大回的时候,相信衣锦还乡的也不多,土豪的比例毕竟有限,由此沧海桑田的嘘唏自然而然。什么样的距离最触目惊心?答案是明摆着的,时间!时间改变不了乡音,但能改变人的样貌年岁以及世界,教人无法不感怀。结合我个人的经验,虽说是差不多年年还乡,但是对乡人和故土的辨认已经是相当的艰难,对乡人,是源于自己的年齿逐增;对故土,则是骇人的中国速度。如今读老贺这一首,不再是小学课堂里感触到的教师填鸭般的新鲜感,而是油然自发的共鸣与触动。然而却又要改动一下后面的两句,应是“相见儿童不相识,笑问侬是哪家孩?”对于我们这些近不惑之人,样貌是再不会大变的,除了鬓发和肤色的衰老,骨架子已然定型,孩童们是极易认出并记得的。比如今年我大包小包的进入村子,孩童们便知道我是谁谁的父亲,但对于他们,我只能凭着他们的样貌在记忆里苦苦追寻,他们的父亲母亲是不是我记忆之中的少年朋友?并以此辨别他们。至于样貌与父母过于疏离的,便无能为力,甚至于那些外来的小媳妇们,更不知道哪位是李家哪位是张家的了,闹出不少张冠李戴的笑话。想我等此辈,在家无着落,在外亦是客居,十三不靠的样子,悬在两头之间,故乡人当你如客,客地人视你如浮萍,自我定位非常困难。悲夫。

2016、02、22、盆栽菩提于佛山

4、裴迪《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盆栽菩提:
先看2016年这个春节是怎么过的?2月1日到家,接着是杀猪,杀猪,喝喜酒,做大厨,年三十搞卫生,写对联贴对联,年初一拜神请茶睡懒觉,初二之后招呼亲戚呗侬,赴寿宴拜寿,转公安局派出所办证件,一件事一件事办下来,人是觉没睡好饭没吃好。日期到了,哐啷哐啷火车一拉,回了广东。说好的旅游呢?照相呢?数码相机乖的隆咚滴躺在包里。此刻终于得闲回到唐朝,进入遍地诗歌控的国度。裴迪这家伙,你看他在劝勉崔九。说什么要归山就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去融入山水,不要学那武陵人,去桃花源里晃悠一下就完事鸟。崔九大家可能不陌生,在老杜那首李龟年里也是如雷贯耳,相当于现在的超过日本的那个啥2.5亿之一份子吧。老裴这人不简单,和王维穿着同一条裤子呢,所以对崔九也是一番勉励,有点山水鸡汤的味儿。崔九是幸运的,我辈却是多么不幸。即便是要学一下武陵人桃源游,也是不能。临行前在靖西火车站前看着大幅的靖西导游图兴叹。娘子说:明年吧。我心下也说只能是明年了。
手机登陆空间,看到花土老师在赣南这山那山的不亦乐乎,于是不由借花献佛,将裴迪这首转赠于他罢,“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玩好,玩High了。
唐人的五言绝句,大多平白如话,白话白话,似乎也就应该这样,所以隔了那么多年月,它仍然能够一下子让人明白,所以唐诗的精髓是道不完也说不尽的。作为一个唐诗米粉,我灰常希望自己能够学学武陵人,去美妙胜景走一走,当然如能归山深浅尽丘壑,那是毕生所愿了。

2016、02、21、盆栽菩提于佛山

3、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盆栽菩提:这一首也是在2月1日回乡的K1233次列车上再一次读到的。全诗都是叙述和罗列,征人的生涯,边塞的荒凉寒苦,全诗无一怨字,却觉得怨字无处不在。在王昌龄的《闺怨》里,尚有末句的一个“悔”字跳出来,而柳的这一首,句句对仗精工,境界阔大,实打实的。堪称边塞诗中的精品。和王岑等边塞诗有得一拼。我在这里挑出这一首来说,除了表示对这一点的欣赏之外,我却是更想到了唐诗里的征人和我们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那是官方的说法,我们简称农民工)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我们的怨,没有一首对等的诗歌来很好的表达而已。同样的“岁岁金河复玉关”,我们的“金河”“玉关”却是广州深圳,“朝朝马策与刀环”,我们是朝朝“打卡”和“工位”而已了。至于“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我们同样也是“三春白雪归工业,万里车间绕垃圾”的。在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一辈子离乡背井的“征人”,在GDP后面的血汗和牺牲,也应该是和唐代的征人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学地位的。历史终会给出理解和修正的,在无数的打工诗人打工作家的等等标签下面,也最终会去掉标签,将这一群体的文学现象置于类别和标签之外来看待的。

2016、2、6、盆栽菩提于念者屯

2、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盆栽菩提:2016年2月1日,回乡K1233次列车到达茂名站。因为是无座票,打开手机里的唐诗三百首打发旅途苦闷局促,一下翻到了王昌龄的这首。和娘子说起了面包与爱情。她说要是有机会,她也会选择面包,不要爱情。早年不是有一句话吗?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在单车后座上笑。我说人就是这样,都是矛盾的组合体。你看着王诗中的少妇,在春天里登楼望景,杨柳青青,便悔教夫婿觅封侯了。典型的在宝马里哭的情景。这古人读书求仕,大多也是抛下娇妻父母的,时间也是不短,通信家书也是数月隔年,想这闺怨也更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跨度了。要是唐人有了如今的手机或者高铁,王昌龄的这闺怨恐怕也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一定是小二小三等等俗之又俗的纷扰了,何来如此这般的细腻幽思,寂寥春日,美妇独登楼。人啊,哪能事事如意,宝马和单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不好,做好自己,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2016、2、3、盆栽菩提于念者屯

1、寒山之《山中何太冷》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


盆栽菩提:听说过寒山,并记得有个寒山问拾得的典故,并未触及诗作。如今读这个诗,禅味颇浓。这八句诗,我着实喜欢头二句和后二句。头二句有大气象,后二句有大纵深。玩味再三,寒山和尚的后二句的归结法 ,俨然就是现代诗写当中的结尾党写法,可见结尾党也是冤有头债有主的,自古有之,并非原创。初读,给我触动的是头二句。“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这让我想去刚刚要过去的这个春节,或许是年末下过一场雪的缘故,加之见诸乡中种种变化------主要是世情人心,让我倍感寒冷。如今读到寒山的句子,“自古非今年”,仿佛是一位高僧在摸着我的头对我加以开导,醍醐一般。显而易见我的所有感悟与纠结,并不是现代的困惑,古已有之。“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此二句,也可做一种新解了吧,不见天者,自有一份不见不烦的超然感了。这不,火车哐啷哐啷,我还是回到了常客之地,所有山间的云雾尘埃,暂时又千里之外了。

2016、02、20、盆栽菩提于佛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沙发
发表于 2016-3-2 11:39:4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 别致 持续玩下去 ,可以玩本书出来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894

帖子

24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24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4:19: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施世游 发表于 2016-3-2 11:39
这样 别致 持续玩下去 ,可以玩本书出来哩。

很难。主要是心情和精力,而且要多点储备才行。我喜欢方悄的古诗新解,他那才叫辛辣爽快。有空我转来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1

帖子

190

积分

江湖小虾

Rank: 2

积分
190
地板
发表于 2016-3-4 12:14:47 | 只看该作者
《回乡偶书》的感慨很真实

那个《闺怨》,其实,还是写面包和爱情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894

帖子

24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24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9:29:15 | 只看该作者
微子灼灼 发表于 2016-3-4 12:14
《回乡偶书》的感慨很真实

那个《闺怨》,其实,还是写面包和爱情的故事。 ...

反正是瞎读,见笑了。没有学过啥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传灯录诗歌论坛  

GMT+8, 2025-5-18 07:19 , Processed in 0.0793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