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诗歌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5|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积雪山庄口语训练第一阶段作品展(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3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巴泥的口语诗及创作总结


巴巴泥 9


尖叫

一上桥就看见了
165层大楼
那是摄影圣地
一车姑娘们
开始尖叫
司机老罗点了颗烟
告诉我们
这座大楼
原本是最大的屠宰工厂
一车车牛羊
一上桥,不约而同
也是这样尖叫


怀旧

我已经三年没出去摄影了
这一次他们非要我去
还是那年的海边
还是那辆改装的商用车
我还是躺在后备箱的位置
用做道具的团扇扇风
我们的姑娘肖莉还是最后时刻出现
在后排坐下的时候
仍然举着小镜子补妆
然后看到我龇牙咧嘴的臭脸
从镜子里冒出来
她发出的那声惊叫
和三年前一样突兀
不同的是:肖莉要结婚了
今天是她最后一次做模特
而三年前,她大学刚毕业
看到我们这群玩摄影的老男人
奇怪而且羞怯


对于诗歌的看法

习惯了被表扬
忘记了去写诗
没有什么迫切要表达的了
可说可不说的
想一想还是咽进肚里

恋爱已经陈旧
还没有关心宇宙的想法
至于对人生思考
远没有眼前的蝇头小利重要
如果有一天
在我诗里也出现了这些东西
那一定是我说了假话
你知道,我是一个寂寞的人
而且正在变老


一代人

中考结束了
为了奖励女儿的辛苦
我带她来到乡下
田野上绿意盎然,蝶飞蜂忙
空气里都是草木和泥土的芬芳
我兴奋地大叫
妮子,你可以自由地
奔跑在田埂上
女儿撅着嘴,一脸地沮丧
疙疙瘩瘩地,没有路
你说,怎么走?


好多事

好多事
都和以下的事
是一样的

有一颗桑树
我从二月份开始
等着它发芽
再到叶子一点点长大
一天天的等待
到了结桑椹的季节
某些原因错过了
再去看
只剩一树长大的树叶



感觉

一列慢车,从广西开往河北
装满了旅客和他们的烦恼
如果从南到北的
列车上装的是清水
或者刚刚发芽的青草
——这不能实现
但想一想,就能感觉美好



写诗

抒情的时候
曾经构思了一句诗
她在星辰上跳跃
脚趾上带着星星的碎片

现在写口语诗了
我再重说一遍
她提着鞋走过污水四溢的弄堂
沾了一脚垃圾


减压方式

健康课上
年轻的心理老师
问起了这个问题
有人答跑步,老师说不错
有人答“k,老师说很棒
也有人答跟老公吵架
老师笑笑,也表示理解
问到我时,我回答看悲剧小说
老师停下来,
问我为什么非得是悲剧
在她的一再鼓励下,我说了原因
只有这样
我才能感到自己还不算最糟


赠诗

今天的爱
咋看都像一张甜饼
最大的一块
留给了家人
然后,把剩下的部分
掰成等大的小份
送给对我点头的人们
遇到你的时候
你点头的同时还抿了抿嘴儿
于是,我就多给了一份



巴巴泥创作总结:(500字以上)
我最早写诗的时候,就是天然的口语化写作(注:非口语诗)。我学诗较晚,四十多了才开始写诗,自然看不上那些文艺范很浓的诗歌,不乐意在诗中使用意象修辞。后来慢慢从伊沙的《新诗典第一季》吸收到一些东西。新诗典第一季,并不是那么先锋,但已经呈现出口语化的倾向,确实适合我这个中年人阅读欣赏。但随着新诗典的发展,逐渐走向更探索更先锋,把口语诗和事实上的诗意明确提了出来,这个理念我是欣赏的,但对于一些作品确实不那么接受了,也渐渐发现自己并不擅长狠硬冷的口语诗,我的性情更偏向温暖抒情,所以暂时离开了口语诗,去一个训练营学习了一段书面抒情诗的写作。我发现,我找不到自己的群落,在抒情诗人中,我是另类的口语诗人,而在真正的口语诗人中,我又是抒情诗人,确实有点找不准方向。
前一阵,认识了施世游先生,我称他施兄。施兄的风格甚合我意,他同时对口语诗和书面抒情都有涉猎,如果有人能指导我,理解我,引领我,在我认识的老师中,只有施兄一个。于是,找个机会,我就拜施兄为师,开始了正式的学习。施兄,现在该叫木闲闲师父了,师父有个计划,就是要先学习纯口语,在进入混白阶段的学习,这也是我的追求的路,但我这一次的学习终于有人指引了。
现在说这次口语练习,这次练习,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口语诗和其他类型共通的地方。我发现,我学到的所有诗歌手法都能应用于口语诗。口语诗本质上仍然是诗歌,只是语言倾向于直接质朴,它能和一切诗歌的技术融合,并且别的技术越好,口语诗越出彩,越不会固化于某一个套路。
我的这几首诗中,大致分为几类。一是传统的口语诗,比如《尖叫》《一代人》《减压方式》
这是最基本的口语叙事,结尾略提起一下的方式。另一类是有所变化的口语诗,比如《感觉》
《写诗》和《赠诗》《好多事》,里面就有了一些意象,隐喻,一些特别一点的东西。还有两首诗,一首是《怀旧》,它几乎有了和通常口语诗不同的抒情的气息,节奏也有所变化。至于《对于诗歌的看法》,这一首的口吻和内容,完全会被一些人开除出口语诗的行列。但师父说它是,我想它就是了,抒情的口语诗,有什么不可以的。
最后感谢师父给予的压力和指导,认识师父,重回口语,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3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施世游 于 2017-4-11 11:17 编辑

草钤口语诗

◎故乡

妈妈坟头上
野花一朵一朵开了
还有好多不知名的野草
长得密密麻麻的
带翅膀的虫子
飞来飞去
我坐在妈妈的坟前
看着燃烧的纸钱
哭了
俗话说得好
父母坟前是故乡
我就坐在故乡面前
哭了


◎想起革命中的孩子

还记得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红小鬼吗
爬雪山又过草地时
沉了下去
红缨枪的红穗子在水面
飘呀飘
红小鬼
没来及喊一声妈妈

还记得渣滓洞里小萝卜头吗
在监狱
小萝卜头学着父辈的样式
不吃国民党给的糖果
祖国解放东方红时
反动派杀害了他
小萝卜头
也没能吃到革命胜利的糖果


◎雉

朋友送来一只山雉
五花大绑地
我解去绳子
把它放到笼子里去
雉鸡突然愤怒
竟带起笼子剧烈翻滚
力气恶毒
大有拔山摇落地球之势
又屙出一泡山屎喷在阳台上
记下
复仇的地点时间
他说,野性的东西,养不熟的
他就把雉杀了
我捡起雉的尾羽
插花瓶里


◎风

风吹动树林子
每一片树叶都在动
动的还有一个林中的我
我的头发在动
我的衣裙在动
风终于失去兴趣风跑开了
每一片树叶又回归原位
树叶和我的动
是对风的一种应变
绿树林的根基不动
土地不动
我心不动
风动,风只好离去


◎陌生河边

下着雨
桥栏滴着水珠
埠头边一块石头上
一个柳条筐歪在那
筐内有串草籽链子
一只顶针
桥右边通往村庄的路上
有小狗在奔跑
我说
赶快离开
敏源说
赶快离开
但我们都站着
没有动



创作总结:500字以上

口语诗创作总结

草钤

谈不上总结,只说一点写口语诗的感受。
我曾经说过,啥是诗歌,情绪被惹到时,叫喊出来,这叫喊出来的东西,就是诗歌。这里面关乎一个诗写物质对象问题:情绪被惹,一定会有一个事件的撞击和被撞击,核心裂变出来,会发生在场的闪亮,这亮度或刺痛你或愉悦你,它不是空的。既然不是空的,那就落实在生活里一一是生活,这生活,该是我们诗写的对象。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生活中的感动,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出家常话来,并在话中外延出它存在的价值。
家常话,这就是我给口语诗的定义。
口语诗,靠真情坐实,不是凭借现有的诗歌元素,玩积木翻转合成。也就是说,口语诗,不需要修辞跳跃.变换.覆盖.捉迷藏式的避开与装饰。华丽的外衣要脱去,裸体而奔,直陈人性和大千世界中的骨筋血流!
我对我自己说:我虽然还写不出优秀的口语诗,甚至可以说还不懂口语诗;但我要坚持口语诗的方向一一即便是入不了口语诗的正室,我也要做好口语诗的情人,决心与口语诗融合一体,一辈子对口语诗恩爱不已!

感谢积雪山庄群给了我们自由和谐的空间和愉悦的气氛!感谢施世游.木闲闲老师的鞭策和对我们的爱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3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施世游 于 2017-4-11 11:17 编辑

非可口语诗

◎离婚

实际七年之痒是平常的
实际喜新厌旧是平常的
实际离婚是平常的
实际离婚后互相没有牵扯是平常的

那个女子从十三楼跳下去
动了一下
也是平常的


◎车过雁门关的时候

车过雁门关的时候
你可以用手揉一下眼睛
隔着玻璃
向外看

也可以什么
都不做


◎如果

2017年,如果
那个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
发现相对论的
爱因斯特还活着的话

地球上,就会
多一个人


创作谈

文/非可

“诗歌的语言,无论是来自口语还是来自别的什么语,肯定是提炼过了的,或擦洗过了的,或过滤过了的,或蒸馏过了的,或消毒过了的,不然的话,就不可能叫诗。”

认识口语诗,是从伊沙的《新世纪诗典》和轩辕轼轲开始的,欣赏他们在力量上的击和爆发,在场的感觉明显,落的漂亮而优美,弧度又可以在方寸之间变换出意想不到天地。

一个面上有众多的点,如何抛弃干扰和噪音,去抓住浓缩,让它从字面的意思里穿透出来,形成诗意的无限可能,是口语诗的关键。口语诗看似简单,其实是不然的,经常见到的那些口语诗,很大一部分是口水诗,写口语诗的人,往往会被其语言的贴近生活和简单直白蒙蔽,大道之简,它应该是这里的一部分,最起码它们所崇尚的美学原理和审视是一致的。都是抛弃了存在在上面的尘垢,通过诗意本身的喷发,而体显出来的。

口语中,我觉得最难掌握的是提炼,对日常的提炼,对熟识的提炼,它需要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和敏锐的触感,而这一切,不是说满地黄金,随便那么一伸口袋,它就乖乖的跑进去。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取掉少数天赋的成分外,就是我们铁杵磨锈花针的过程。首先是要有量,不怕写烂诗坏诗,实际这个公式适合很多地方。只有量的积累,才会达到质变。还有,就是阅读。阅读的不断和不断的阅读,脑子里有了信息库,有了数据,你才可能在选择的时候得心应手,否则河里没鱼,你拿什么网和钓鱼杆都没有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口语诗是阅读的快感和痛感构成的,一般意义上是诗歌大宴里的风味小吃,靠大众的味觉挑选延续自己的普及和覆盖。只是爱了,它便是王。

尔后,自成一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37:37 | 只看该作者
海小芹 六首

◎春天

至美睡在小窝里
忽然跳出来
蹲在窗前
甜蜜地叫
我以为她看见了一只公猫
凑过去瞧
隔壁阳台的围栏上
落了
两只
唧唧交颈
的小鸟


◎青春期

儿子坐小凳上换鞋
至美扭在他脚边
凄楚叫着
儿子问她怎么了
我怀疑十三岁的少年
已经猜到
小母猫怎么了
可我仍然羞于解释
我说:她饿了。

◎春日

听到蛙鸣。
持续,混浊。
蒲公英,紫花地丁零星开着
青草与落叶到底没能覆满林地
哪里也藏不住一群蛙。
可是听到了,便一直响在耳旁。
行入走廊,鸣声细长轻绵,换一侧耳朵,似乎还在响。
往楼上去,彻底听不见了。
只是耳蜗的触觉
仍在




◎复兴路

花坛里的烟屁股比花还多。
那些烟屁股都是夜里长出来的。
除了烟屁股
还有电工手套。
白灰袖套。
清洗剂瓶子。
避孕套。
或者一条压过花坛,冲到路边又撞歪香樟的刹车痕。

大清早,一支吃了一半的糖葫芦闪着甜的亮的光
笔直地
竖立在花坛中央。


◎春日偶得

1
雨霁

走到广场
天忽然晴了
淡淡的阴影
阖在水里

撑伞的人
也变成两个

2
影子

滴着水的蕨类
灌木,乔木,山坡上载着电流的电线
带着轻微弧度
往天空里去

3樱树

那些沾了水仍然飞得很快的
细小水鸟

◎春日


年轻男子走过来
请问云龙大厦怎么走?
我指给他:沿着人民路向东,过第二个红绿灯。
其实我还可以说的更详尽
过第二个红绿灯,有两棵已经开过的樱树
樱树旁边有一架木樨花
花藤下有一个长石凳
石凳的西北角残缺了

年轻人穿着蓝色跑鞋
一双好看的小眼睛,像某个人



海小芹

很难理解一个人愿意无偿帮别人看文字。即便我叫了他师父,得到这样的帮助仍然很惶恐。
我不会写诗,虽然努力克服羞耻将自己的文字多按几个回车键,可心里明白,这些不是诗。
只是想表达。那些转身即逝纤微细末的感触,我想用文字保存下来。
能有师父指点,很感激。
好像不习惯直截了当说自己想表达什么,事物就在那里,但是很难用某几句话来概括,说了a面还有b面还有c面……如此这般……还是不知道,诗歌到底是什么。
这样写,生怕师父嫌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5#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3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施世游 于 2017-4-11 11:19 编辑

简芯口语诗


◎午睡

她又来了。低着头看吊兰,
看万年青,看活在盆里的花
她肯定和我一样,不是所有的花
都能叫出名字。这是花店门口
她很满意这些花
也很满意这块干净的水泥地
这个老妇人,对着玻璃门
尽力摊平自己佝偻的身体,带着笑意闭上眼
那个她赖以为生的破碗,对着行人
忐忑地张着豁嘴。没有人看她们
只有花店老板娘走出来
将花盆向旁边挪了挪

◎遇见一个人很像杜甫

‘’和杜甫并肩而行
大声唱茅屋为秋风所破‘’
跟一个诗人朋友
说起我的这个理想

他淡淡的说
曾去过杜甫草堂
杜甫写这首诗时,并不是
真的那么穷困

◎名字

大姐叫简国梅,读了一年书
这么好听的名字,只被人叫了一年
我出生时,别人都叫她小锤
因为她出生时很胖
父母给她随意起了这名
当然
我们姊妹几个,还是叫她大姐


◎摘棉花

来不及摘下的棉花
在棉花杆上

母亲将它们砍回家
下雨后,我们在家里摘
天上偶尔落下零星的雨

记得我喜欢剥开,还没有绽放的棉花
哦,应该是棉桃
棉桃里的棉花
带着湿甜的气息

我把它们绕在手指上,慢慢地放嘴里吮吸
而母亲,飞快的摘下一朵,又一朵

◎如罂粟般上瘾

做烧饼的师傅,蓝色大褂上
都是面粉屑。好像身子一动
会有面粉屑随浮尘掉落
手很粗糙。粗而黑的手
捏很细的肉丝拌面粉
放油里榨香酥鸡

烧饼里夹着香葱,霉干菜
最主要的是臭豆腐。辣酱有点多
刚刚走下十七层楼梯的人。坐在矮凳上
吃烧饼。一边吸气
一边看买烧饼和香酥鸡的人
越来越多


简芯

创作总结:该说些什么呢,其实以前我对口语诗是有某种偏见的吧,总觉得一首诗里要有意象,意境,音韵美,而口语诗是不具备这些的。及至后来,慢慢看口语诗看的多了,觉得一首真正的好口语诗,读了是会让人有心里一震的感觉。而写好一首真正的口语诗也非常不易。并非是把话语简单分行。你要弄清楚自己心中到底想说什么,用简单凝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口语诗一般取决于生活吧,所见所感,用看似随意的语言写出来,但其实并不随意。
写《午睡》这首诗时还是前年夏天的一个午后,当时我站在店门口,恰巧看到一个以乞讨为生的老人,把花店门口当做午休的地方,当时心里有所触动,回身便记下了,当时是想当日记写的,安慰自己对人生某些处境伤感时,看到这个镜头会以老人为境,对自己的人生还不那么失望,“看,你起码比那个老人过的好吧,你还有睡觉的地方”。写到这里,忍不住落泪,“愿天下寒士共欢颜”。

嗯,第二首是临屏要交作业写的,木闲闲一共出了三十个题目,都拿旧作凑数。一首题目不写觉得对不起老师。看到这题目一下想起有一次和某诗人朋友聊天,说起杜甫,说起杜甫草堂,所写确是当时我和他的聊天记录,写出来交上,心里还是有些怯意,仿佛觉得并不是诗吧,有滥竽充数之感。
《名字》也是旧作,当时还是在我的草戒指qq群,宋朝老师出的题目,也是临屏而写,确也是真心所感,上次去杭州,还读给大姐听了,惹得她又忆苦思甜,大发感慨。这样看来同题有不有好作品也不能一概而论,我自己这首还是我比教满意比较喜欢的口语作品。
《摘棉花》是一个下雨天,思念母亲,想起小时候的情景而写,觉得这首还没能尽抒心中之情感,心中的某种疼痛还没能表达出来,嗯,尚需努力。
最后一首是工作间歇休息在路边摊一边吃烧饼一边写的,也是实情描述。当时想的是路边摊其实很不卫生,但是我们还是如罂粟般上瘾。转念一想,如果取缔了路边摊,会让勤劳的人失业,我们穷人想吃点东西没地方吃。呵呵,有点纠结,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能有什么办法呢?譬如写诗,大多数人还不是在口语诗和意向诗之间纠结吗?
“管他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对于写文字写诗,我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吧,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能确切表达你所想就好。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我最大的痛苦就是写出来不能让自己满意,不能让自己感动,还怎么能让他人有感觉呢?虽然说诗歌是孤独者的自语,但人毕竟还是希望有人能看懂自己。学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感谢木闲闲以他几十年的写作经验来指导我们,感谢他的无私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6#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38:35 | 只看该作者
        蓝宝石口语诗创作总结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和学习口语诗,也是第一次学写口语诗,此次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心里感叹,诗也可以这样写!
    施世游老师说,“每个人的个性特质以及阅读经验、生活阅历,决定了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之前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停留在语言、意境、情绪等,久了有一种疲惫,绕了一大圈,最终的结局还是如此。
    此次口语诗的学习似乎豁然开朗,有一个感觉,终于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最朴实的语言,最接“地气”的表达,“活生生的语言”来写诗了,非常庆幸有机会进行这样的学习。
    施世游老师的口语诗课,第一堂讲的是修辞。口语诗“拒绝比喻、拟人。”老师说“在一首诗中,比喻、拟人用得越少,口语就越趋于纯粹。”所以课后,我开始练习写口语诗,尽量抛弃一切比喻拟人。我有一首诗这样写的:

《记者》
他写了一篇杂文
世界乱了
有的人骂
有的人说好
还有很多表情
我觉得他成功了

    我放弃了一切比喻拟人,觉得一首诗这样写完,会不会太简单。之后第一次得到老师初选保留下来,仔细想想自己的这篇,也许这样的表达更能打动人,由此,我第一次感受到口语诗的魅力。
    再读老师课堂提供的口语诗佳作:

【拆脸】

中午吃鱼
我在拆鱼脸的时候
鱼的表情越来越难看
我也不会因此
就停手

    读好的口语诗给人力量,直击心脏,并且没有用到修辞,非常难得。所以在继续的口语诗写作练习中,不停的返回课堂所学内容,读读写写,反复去领悟。
       最后感谢施世游老师精彩的讲解!未来的口语课,会努力学习和写作,加油!
       附:第一堂口语课练习,老师筛选下来的4首口语诗。


*  记者


他写了一篇杂文
世界乱了
有的人骂
有的人说好
还有很多表情
我觉得他成功了

2017 3 25


*  工程


去年的工程款还没结清
借高利贷给工人发了工资
过年的时候
有人把家翘了
要他还材料款
今年他又接了一个工程
贷款很困难
去政府要欠款
政府说,再等等

2017  3  27


*   咖啡


平生,最得意的事
把咖啡喝到一种境界

一只猫走着猫步
卧到身边
不久打起呼噜
女人正端着杯子
她的裙子不小心
溅上一滴咖啡
加奶加糖的
味道正浓
猫闻了闻
舔了舔

2017   3   30


*   假期

暑假
豌豆夹半熟
摘来吃刚合适
孩子每天都去地里
边摘边吃
高兴的找不着北
脸晒黑了
还是每天出去

临走时
青稞大部分黄了
豌豆荚也硬了
我找不见孩子
路过地里
发现孩子
静静的站着
她说
我把我种在这里
我看了她脚下一眼
一双小脚埋在土里

2017   3  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7#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38:57 | 只看该作者
口语诗四则
文/林沚


◎开会

陆续到场的人都喜欢坐在边上
都有各自的考虑
左边出口的人说
如果一会儿有人来找,这儿方便
右边出口的人说
去厕所方便
坐后面的人说
昨晚上网没睡好怕打瞌睡
还有的想找人说两句
来晚了,我就坐门口吧


◎路过

每次
走到四楼
都会慢下来
那儿常晾着一条裙子
如果风一撩
她就会扑过来


◎李三

他是一个疯子
我们都是远远看着他
躲着他
他喜欢露上身靠护栏
他喜欢追小孩子
挡女人的路

只有他在一面镜子前
很安静
他好正常
用麻木眼神看着镜中的我们

创建文明城市前一个晚上
他失踪了
有人说他去了一个小镇
坐的警车


◎折纸

我们换古老的方式计数
一张纸
就是一张白纸
折一下是二
再折一下是四
再折八
再十六
还可以这样
折一为二
再折是三
再折是四
折不下去或者
失去兴趣的时候
纸被展开
算计过的数
就是一张白纸
多了些折痕



学习口语诗的第一次总结

林沚

    跟师傅木闲闲学习口语诗之前,只知道口语就是日常用语,口语诗又是什么呢?貌似是那种不用意象、啰嗦的。 这只是个人感觉哈。口语,口语诗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该怎样写呢?(下面的大多是师傅说的话,用来总结一下)
    口语是通俗易懂,明白的话。
口语写作更接地气,可以更直接地处理当下的材料。诗意的转化不会被过多的修饰过滤掉。在口语诗中,要尽量放弃拟人,只能用局部的人格化,不要让人格化的东西像人一样动起来,一动起来,就容易矫情,就容易虚化,容易坏事。口语诗拒绝比喻、拟人,在一首诗中,这些用的越少,口语就趋于纯粹。
    这样应该是让真实事物或者个人体验出来表现,虽然比较冷硬冷静冷酷
但口语诗如果组织好素材,像与人交谈一样直接写出来,还诗于事物本身,但诗意又不在被叙述事物的本身,而是在被呈现事物的空白处
听来师傅讲解后,我写了《开会》主要是口语诗基本,无修饰,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
《李三》想对人心拷问和批判,表达好没有,我自己还没有这种判断力。
《路过》我们路过的东西不少,也许对一些会有想法,特别是每天走过的路来来回回更单一的时候。
   当然,师傅讲的我还不会运用,还需要更多的去感悟。
初学诗歌的我,要求写500字以上的创作谈或总结,对我是比较有难度的,口语诗于我,好像还是在门缝里对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8#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44:30 | 只看该作者
马宝龙的口语诗


◎一头刚杀完的猪

案子上
刚杀完的猪
白花花的
这让我
一直不敢看
浴池里
一丝不挂
等着
搓澡的人


◎斧子

送走了老爹
他媳妇和嫂子
因为丧葬费问题
吵了起来
他帮着自己媳妇
哥哥向着嫂子
没说几句话
哥俩就扭打起来
老太太抹了把眼睛
把老头用过的斧子
哐啷一声扔在地上
“干。使劲干。
打死一个,正好去陪你爹。”


◎新技能

在殡仪馆
躺倒的人
全部
学会了
沉默
对前来送行的人
也不再
微笑
寒暄
说几句
客套话


◎杀鸡

公鸡被抓住
母鸡呆呆地看
公鸡使劲地叫
母鸡呆呆地看
一把铮亮的刀
在公鸡脖子闪过
母鸡呆呆地看
中午,香味飘出来
母鸡争着啄食
主人扔出来的
玉米粒


◎小时候

十八岁那年发生了两件事
静给我写情书
内容大部分是抄别人的
只有约我见面的时间、地点
格外真实
我给华写的则不同
全是我深思熟虑后才写的
还有一首真挚的小诗
不久,华回信
“再给我写这东西,
就找人修理你。”


◎自然和解

和老婆
闹矛盾
背对背
睡觉
第二天
她的腿
放在我腿上
我的手
按着
她的胸

◎广告

楼道里帖的广告
多数是充煤气的
换锁的
送快餐的
墙和电线杆上的广告
大半是办证的
卖楼的
今晚散步
我在地上看见:
美女服务
后面还有一串
电话号码

◎孤独


黑漆漆的
我打亮南面卧室的灯
中间客厅的灯
北面卧室的灯
一个人
在光影里
走来走去


◎年龄

一年七班的家长
最大的母亲45岁
最小的母亲24岁
她们在被问到年龄时
脸都不约而同的
红了一下


◎田间

春天,播种机在忙
秋天,收割机在忙
冬天,田间一片白茫茫的雪
阳光怎么叫
也不肯起床


◎空白

俊俊三岁
爱画画
他在图画本上画
三角形的人
四方形的人
各种不规则的人
他指着空白处
向我解释
这里是爸爸
这里是妈妈
这里是许多
好吃的


写着,快乐着
        -----口语诗创作总结
(马宝龙)

写诗以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无关质量的好坏,无关发表的多少。快乐,是无价的!
当然,讲真话,我希望自己的诗作水平越来越高,写出的诗越来越好,及早地得到诗友们的肯定,所以我每天都写。床前放个笔记本,放支笔,每有灵感赶紧记录下来,哪管是深更半夜,哪管是疲惫不堪,我乐此不疲。
说起来真的应该感谢微信朋友圈,让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好朋友。我认为的优秀,往往是人品第一,诗品也无双。大千世界,诗的圈子也不像我以前想的那么纯洁,所幸还有那么一批单纯的人,他们(比如积雪山庄里的朋友)固守着这片净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去争服、去开创。
相对于书面语诗歌,我个人感觉写口语诗更加得心应手。不是说我口语诗写得多么好,只是更有感觉而已。这里要感谢施主、蓝宝石、麒麟镇、泥巴、赵力、牵牛及众多的好朋友,是他们给我了方向和自信,让我在内心里生出一股春风来。
在喧嚣浮华的尘世,我选择了写诗,那么就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吧。在一行行并不出色的句子里,完美我的人生,找寻生活的意义。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祝福所有写诗的好朋友们永远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9#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4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施世游 于 2017-4-11 11:21 编辑

陌上旅口语诗


◎本地户口

在琼海湿地公园
一只泰迪狗跟随主人散步
它不停的嗅着路边的东西
每嗅一次就拉一次尿
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户口


◎看房


房源信息栏里
红色条是安置户选好的
蓝色条是外来户选好的
剩下打勾的
几乎被红条和蓝条覆盖
像两股汹涌的波涛


◎流浪狗

女儿在路边捡回一条狗
刚到家时 它夹着尾巴向外跑
女儿追出去时 它不见了
母亲说:它会回来的

果真 它回来了
女儿高兴地说:我们家审查通过



陌上旅


创作总结:
我最怕提到总结。因为自己是一个不善于计划的人,每当身边的朋友谈到谁又买房买车了,心就会有一种痛。同样的收入,我的钱不知花到哪儿去了,脑子里永远是一笔糊涂的账。这一点像似了我的诗歌创作,糊里糊涂。

我的每一首诗歌,都不是计划之内的。似乎都是偶然,如果没有一个物做引导,心里的东西就跑不出来。这种偶然性决定了创作思维。

在我10首作业中,老师给我选出了3首。这3首几乎都是直接完成的,即看到了什么就呈现什么。而前面那几首,我都是想从中去发展诗意,结果不竟然。

刚来到施老师这个群里,牧羊人发给我的口语诗讲座也还没有去看。就是凭着自己的思路写了几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0:45:28 | 只看该作者
卖烤红薯的女人

文/莫浪

风很大
铁皮桶旁边挂着的塑料袋
来回摇晃
她没开口说话时,很像我妈妈

手上有冻疮
很认真地看一下秤上的数字
并且快速计算出价钱

三块九,你给三块五吧
她吃力地说清楚,一边用手指比划
然后回答了我的问题
老家是安徽的。刚够生活。

她推着铁桶车
慢慢往街道那边走
差不多十几步,我回过头
正好看见她停下来看着我
风吹动她的毛线围巾。
身影瘦小
像我妈妈

2017/3/24

创作谈:写诗,快两年了,没写过口语诗。认识不够,远远不够。感觉写诗就是一点一点摸索着找到有光的地方,铺开纸,写心中所想。,对自己,对社会,对情感,对缺失。现代汉语在发展中在演变中,用什么语言写诗,并不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语感,节奏,气息,先好好书写,大量阅读和思考,觉得自己最适合什么,就坚持下去,并不断和自己固有的惯性的写作和思维模式决裂。很多人跟我说过,尝试着什么都写,短诗,长诗,口语诗,都必须尝试。否则,路子越走越没了。
我对口语的认知,还很浅,向大家学习。用最日常的语言,直接抵达诗意本身。我一直是感多思少,爆发力很欠缺。写个事件就是其事件,线性叙述,平铺直叙,给读者在阅读时带来的歧义几乎是没有的。学习的开始,肯定有难度,一开始总以为太口水的诗,没诗意,没节奏,就在结尾转折一下,这是诗吗?现在,我为这种愚蠢致歉。读过一些相当好的口语诗作品。对意义的消解,对多义的指向。是我远远达不到的,我这几周也没怎么思考,没怎么写口语诗,不是看 不上,是不知道怎么写,眼高手低,怕写成段子体,怕不会写诗了。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这是检材的功力问题,写不好也是语言没练习到一定程度。去掉修辞和繁复的意象,说着简单,一动刀,就坏了,怕坏了文本最初的感觉。
态度,永远是学习首要。归零,空杯,道理都懂。施主说,口语诗是写诗者的终极,是必经之路。我信。
那种言简而意无穷,四两拨千斤,需要多久和多大的努力才能学到,才能悟到。我把诗写不短,总想表达太多,太散,发力很小。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剩下的就清晰了,自己和自己较劲,推翻,重来。
谢谢施主!敬重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传灯录诗歌论坛  

GMT+8, 2025-5-18 03:31 , Processed in 0.1406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