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泥的口语诗及创作总结
巴巴泥 诗9首
◎尖叫
一上桥就看见了 165层大楼 那是摄影圣地 一车姑娘们 开始尖叫 司机老罗点了颗烟 告诉我们 这座大楼 原本是最大的屠宰工厂 一车车牛羊 一上桥,不约而同 也是这样尖叫
◎怀旧
我已经三年没出去摄影了 这一次他们非要我去 还是那年的海边 还是那辆改装的商用车 我还是躺在后备箱的位置 用做道具的团扇扇风 我们的姑娘肖莉还是最后时刻出现 在后排坐下的时候 仍然举着小镜子补妆 然后看到我龇牙咧嘴的臭脸 从镜子里冒出来 她发出的那声惊叫 和三年前一样突兀 不同的是:肖莉要结婚了 今天是她最后一次做模特 而三年前,她大学刚毕业 看到我们这群玩摄影的老男人 奇怪而且羞怯
◎对于诗歌的看法
习惯了被表扬 忘记了去写诗 没有什么迫切要表达的了 可说可不说的 想一想还是咽进肚里
恋爱已经陈旧 还没有关心宇宙的想法 至于对人生思考 远没有眼前的蝇头小利重要 如果有一天 在我诗里也出现了这些东西 那一定是我说了假话 你知道,我是一个寂寞的人 而且正在变老
◎一代人
中考结束了 为了奖励女儿的辛苦 我带她来到乡下 田野上绿意盎然,蝶飞蜂忙 空气里都是草木和泥土的芬芳 我兴奋地大叫 妮子,你可以自由地 奔跑在田埂上 女儿撅着嘴,一脸地沮丧 疙疙瘩瘩地,没有路 你说,怎么走?
◎好多事
好多事 都和以下的事 是一样的
有一颗桑树 我从二月份开始 等着它发芽 再到叶子一点点长大 一天天的等待 到了结桑椹的季节 某些原因错过了 再去看 只剩一树长大的树叶
◎感觉
一列慢车,从广西开往河北 装满了旅客和他们的烦恼 如果从南到北的 列车上装的是清水 或者刚刚发芽的青草 ——这不能实现 但想一想,就能感觉美好
◎写诗
抒情的时候 曾经构思了一句诗 “她在星辰上跳跃 脚趾上带着星星的碎片”
现在写口语诗了 我再重说一遍 “她提着鞋走过污水四溢的弄堂 沾了一脚垃圾”
◎减压方式
健康课上 年轻的心理老师 问起了这个问题 有人答“跑步”,老师说不错 有人答“k歌”,老师说很棒 也有人答“跟老公吵架” 老师笑笑,也表示理解 问到我时,我回答“看悲剧小说” 老师停下来, 问我“为什么非得是悲剧” 在她的一再鼓励下,我说了原因 “只有这样 我才能感到自己还不算最糟”
◎赠诗
今天的爱 咋看都像一张甜饼 最大的一块 留给了家人 然后,把剩下的部分 掰成等大的小份 送给对我点头的人们 遇到你的时候 你点头的同时还抿了抿嘴儿 于是,我就多给了一份
巴巴泥创作总结:(500字以上) 我最早写诗的时候,就是天然的口语化写作(注:非口语诗)。我学诗较晚,四十多了才开始写诗,自然看不上那些文艺范很浓的诗歌,不乐意在诗中使用意象修辞。后来慢慢从伊沙的《新诗典第一季》吸收到一些东西。新诗典第一季,并不是那么先锋,但已经呈现出口语化的倾向,确实适合我这个中年人阅读欣赏。但随着新诗典的发展,逐渐走向更探索更先锋,把口语诗和事实上的诗意明确提了出来,这个理念我是欣赏的,但对于一些作品确实不那么接受了,也渐渐发现自己并不擅长狠硬冷的口语诗,我的性情更偏向温暖抒情,所以暂时离开了口语诗,去一个训练营学习了一段书面抒情诗的写作。我发现,我找不到自己的群落,在抒情诗人中,我是另类的口语诗人,而在真正的口语诗人中,我又是抒情诗人,确实有点找不准方向。 前一阵,认识了施世游先生,我称他施兄。施兄的风格甚合我意,他同时对口语诗和书面抒情都有涉猎,如果有人能指导我,理解我,引领我,在我认识的老师中,只有施兄一个。于是,找个机会,我就拜施兄为师,开始了正式的学习。施兄,现在该叫木闲闲师父了,师父有个计划,就是要先学习纯口语,在进入混白阶段的学习,这也是我的追求的路,但我这一次的学习终于有人指引了。 现在说这次口语练习,这次练习,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口语诗和其他类型共通的地方。我发现,我学到的所有诗歌手法都能应用于口语诗。口语诗本质上仍然是诗歌,只是语言倾向于直接质朴,它能和一切诗歌的技术融合,并且别的技术越好,口语诗越出彩,越不会固化于某一个套路。 我的这几首诗中,大致分为几类。一是传统的口语诗,比如《尖叫》《一代人》《减压方式》 这是最基本的口语叙事,结尾略提起一下的方式。另一类是有所变化的口语诗,比如《感觉》 《写诗》和《赠诗》《好多事》,里面就有了一些意象,隐喻,一些特别一点的东西。还有两首诗,一首是《怀旧》,它几乎有了和通常口语诗不同的抒情的气息,节奏也有所变化。至于《对于诗歌的看法》,这一首的口吻和内容,完全会被一些人开除出口语诗的行列。但师父说它是,我想它就是了,抒情的口语诗,有什么不可以的。 最后感谢师父给予的压力和指导,认识师父,重回口语,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