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诗歌论坛
标题: 勾兑几分钟摇晃 [打印本页]
作者: 绳子 时间: 2015-11-21 18:32
标题: 勾兑几分钟摇晃
本帖最后由 绳子 于 2015-11-21 18:42 编辑
勾兑几分钟的摇晃
氧化钠兑上水,点击计量泵开始滴注进整个流程。有时喜欢听那种计量泵轻微的有节奏的挤压声,偶尔调节一下旋钮,手指和旋钮接触,有一种奇异的震颤。纯粹的操作的感觉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喜欢这种不受流程控制放松的舒适感。平台上,预热器有力地振动,液体的预热和涌动带动整个车间的运行。在流程的浮标上逃亡,像一张纸一样没有了重量。塔体高耸,管线盘绕,一直攀升到塔顶,天空从一边转过来,有时是白天,有时是黑夜。有太阳,有月亮,有星光,有雷电雨雪,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有时从程序里退出来,找找做人的感觉,会觉得很无力!有时候需要把自己擎住,才能回到原来的地方。想到这里噪音突然大作。2015.11.18
擎住自己是习惯
液位高了、低了,液位在搅拌的圆周运动中哗啦作响,也让人心惊肉跳。当那些原料变成工业的液体,在钢铁的罐体内循环、流转,被机器击打着,具有了工业的动力。多少人的青春都在这种无休无止地敲打中消失。钢铁的管道和空旷的厂房有着强大的鼓噪的力量。
绕过那条钢铁的旋梯和巨大的罐体,是密布的管道,管道中涌动的声音是有力的,像春天恢复了知觉的蛇游动在麦芒上,那些高温或低温的液体,因此有了形体,但却被日复一日的磨损忽略了,再也没有一点新鲜感,十几年下来只做一个动作,厌倦的眼神仍然是收敛着的,一样的程序,连烦恼都是一样的。点击启动、运转,正传或反转,还在施工中的工作间,没有门,没有窗,没有一切可以遮挡的东西,噪音和粉尘扑过来,又倒伏在脚下。
2015.11.19
蒸馏
发酵后的醪液,经过物理加热,分离出水、杂质和成品的过程。完美的控制可以分离出合格的、优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成品。液流的控制,水、汽、电等的复合利用,集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以及对人的管控达到资本最大化的目的。人是数据的标点,人被忽略。人的鲜活,人的思想,做为人,具有的个体差异不存在。那些切削整齐的部件,具有了整体性,当你侧耳倾听,齿轮啮合的声音,钢铁的节奏有着内在的节律。轮轴转动,杂沓的人的脚步,钢铁的截面,反射着冬日的光线,是凉的。
2015.11.20
勾兑
勾兑不是简单的向成品里掺水,而是包括了不同基础液体的组合和调味,是平衡基础液体,使之保持独有风格的专门技术。 基础液体的微量成分虽然很少,却能决定着一种液体的风格和质量。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或者量比关系肯定不会完全一致,所以风格上就会参差不齐。要使这种液体质量完美、符合一种风格、质量统一,勾兑便必不可少。现代化的勾兑是先进行勾兑设计,按统一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检验,最后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微量成分进行综合平衡。 “勾兑双绝”根本不存在,就像对人和人群的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必然和偶然性,在必然和偶然的原则下完善和发展一种机制,包含了这个社会生态的必然和偶然的矛盾,而现实的教训常常发生在被勾兑体的无知。人是动态的可以能动思考的物质,但是常常变成勾兑的帮凶,改变自己的基质来适应勾兑的统一风格,人因此变成流水线上的成品,而无法表达个体的声音。对基础液体有固其本、辅其弱、扬其优、克其短的奇效,体现出一种综合美感,否则活着的美感就会完全丧失。人因此不复尊严。
2015.11.21
小车又叫独轮车,或许因为叫着方便才叫小车。小车的结构由木车架和轴承、车叉、定位套、螺栓以及中轴、轴承等主要构件组成。其中轴承主座呈一中空柱状结构而可内装轴承,且于该柱状体上沿轴向开设有一切口贯穿柱状体首末端,以使轴承主座从该切口处插套于中轴上,另在该切口处平行延伸出二环耳,该二环耳上分别开设有一通孔,可供一螺栓穿锁,而该轴承主座与车叉焊接为一体;定位套呈中空柱状结构,该定位套位于平行二环耳之间,可使一螺栓穿过该轴承主座之环耳、定位套锁固轴承主座。小小的独轮却有着复杂的结构。独轮的橡胶轮胎在老窖池上飞行,只适合八成的气体,以更大的接触面稳定重心。木车架油光锃亮一方面作用于陈年醪糟,一方面是推车人的汗液。独轮车在纵横交错的窖沿,脚掌宽的窖沿一代又一代脚印压叠在一起。独轮车的结构随着历史的更迭部件有些微变化却保持稳定的外形。老窖永远不适合机械操作,老窖因为现代工艺的深入仍然保持其古老的操作模式,因此独轮车依然被老把式操持着。作为夕阳之属于傍晚,透过古老的窗棂,汗湿的独轮车代表着多少故去的时光。
2015.11.21
作者: 萧非台 时间: 2015-11-21 18:41
分行的发在现代诗板块,分段的发在这里就对了。
作者: 绳子 时间: 2015-11-21 18:44
强烈要求转回新诗版 如果版主执意发在这里 只好删除了
作者: 绳子 时间: 2015-11-21 18:54
我也转不过去,我发信息给世游了让他帮忙把。关于形式问题可以讨论。谢谢您
作者: 盆栽菩提 时间: 2015-11-21 18:56
虽然篇末有日期,但我还是有似曾相识之感,也兴许是我记错了。
作者: 黄靠 时间: 2015-11-21 20:24
这个是现代诗。诗不讲形式,也无现代古代之分。麻烦一下,菩提。
各自理解不一。都是好意,不必争吵。免伤不必伤的和气
独轮车还可以。我个人不看好这种形式。也是实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11-23 14:48
别移。就这样。
作者: 微子灼灼 时间: 2015-12-15 12:47
好像也在哪里读过这种形式的。
作者: 逼割 时间: 2015-12-15 16:43
有种归零的气魄
噢,诗歌或许从这里才是开始
欢迎光临 传灯录诗歌论坛 (http://poem52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