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诗歌论坛

标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18 23:03
标题:
《无题》

夜幕
街灯下
酒店、餐馆、超市,一派繁华景象
情侣、乞丐、刽子手……纷纷深陷其中

此时,若不抬头,仰望空茫夜空
便不会有惶恐
便以为你刚刚离开
还会回来


《祭》

一个男人,在山水酒店门口,失声痛哭
仿佛他从来没有哭过一样

刚才,他还在四处乱窜
向一辆辆出租车打听一个地址

夜是从高中罩下来的

他取出手机,给朋友发信息
他抱住头,使劲捶打自己

高楼高。刺耳的刹车声,拿黑夜没有一点办法
黑夜黑。那些昏黄,他看不见,他以为,黑夜会转弯

什么都是突如其来的
预感精准。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现状

世界,从他身边
慢慢流走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0 00:27
《无题》


酒店、餐馆、超市
情侣、乞丐、刽子手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0 00:28
是时候对诗再次定义了,在心里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0 00:36
我觉得,我们经常会脱离诗歌的核去讨论,结果变为争辩。又或者其实,我们都以为找到了诗歌的核,也就是诗是什么?而其实都没有抓住,我们指的是很多人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0 10:49
老猫 发表于 2017-5-20 00:36
我觉得,我们经常会脱离诗歌的核去讨论,结果变为争辩。又或者其实,我们都以为找到了诗歌的核,也就是诗是 ...

我自己经常这样认为,诗歌的边界应该越宽越好。就这两首,猫可直接根据自己的观点,直接狠批。
作者: 难道    时间: 2017-5-21 01:14





心有多大,诗就有多大。每一首好诗都是偶得的,何必去定义。



我记得多年前我曾和另外的一个自己讨论过,他说你既然说不清什么是诗,那干脆去搞明白什么不是诗。剩下的不就,对吧。我当时就顿悟了,这句话好牛逼啊。但隔天就发现被骗了。世间万物,皆可成诗啊。只是不得而已。他在忽悠我。


我想每一个优秀的诗人,都会先搞清楚我是谁。搞清楚这个,对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就有了自己的态度。有了这个前提,就打开任督二脉啦。不管你写的多溜,胸怀多大,其实,你只是在写自己,而已。



既然是写自己,那就分成两类啦,一类是写活着的自己,另外一类就是死后的自己。


其实就是当下和以后。当下就是体验,以后嘛,就是期许和遗憾咯。嗯嗯,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所以,我们追求的是:没!有!蛀!牙!

来来来,呱唧呱唧,我好捂脸。




作者: 难道    时间: 2017-5-21 01:32
纳兰寻欢 发表于 2017-5-20 10:49
我自己经常这样认为,诗歌的边界应该越宽越好。就这两首,猫可直接根据自己的观点,直接狠批。 ...




第一首,罗里吧嗦。


《无题》


夜幕
街灯下
繁华景象
深陷其中

若不抬头
便不会惶恐
以为你刚离开
还会回来


既然是诗,最基本的干净总得有吧。





第二首

《祭》


一个男人,在酒店门口,嚎啕着
夜是从高中罩下来的

他刚才还向一辆辆出租车打听个地址
他取出手机,给朋友发短讯,他抱住头,使劲捶打自己

夜幕盖不住戳耳朵的刹车声
群楼排列整齐,路灯昏黄,突如其来的预感精准

不可挽回的无法改变,整个世界
从他身边慢慢流走




别嫌我造次啊,理论上的东西我总是说不出来,所以只能改,也只会改。跟着感觉走。你写完为什么不改?对自己狠一点嘛。当然我改了,就差点变成跟我一样糟糕的诗了。好尴尬呀。




作者: 生之赤者    时间: 2017-5-21 09:18
难道 发表于 2017-5-21 01:32
第一首,罗里吧嗦。

学习学习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1 10:26
难道 发表于 2017-5-21 01:14
心有多大,诗就有多大。每一首好诗都是偶得的,何必去定义。

哈哈,太有意思啦!难道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1 10:28
难道 发表于 2017-5-21 01:32
第一首,罗里吧嗦。

改得好,真的。改,这个建议接受。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1 11:35
难道 发表于 2017-5-21 01:14
心有多大,诗就有多大。每一首好诗都是偶得的,何必去定义。




阶段不同罢了,要看人走在什么位置,比方杨过,重剑无锋的时候好像很牛逼了,燃鹅接着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后来是心中无剑,随手都是剑,所有的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础认识上的。那么,最前面是什么?建立自己对诗的认识和定义,语言关。没有这些,说心中无剑就毫无意义,我是这么想的
作者: 之乎者也    时间: 2017-5-21 11:44
最终还得是黯然销魂掌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1 11:48
是啊是啊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1 11:51
没有妙手,何来偶得啊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1 11:57
难道 发表于 2017-5-21 01:32
第一首,罗里吧嗦。



改得不错,很用心
作者: 花非花    时间: 2017-5-21 12:09
喜欢这样的研讨氛围,受益匪浅,问好楼上的各位诗友,夏安!
作者: 店小二    时间: 2017-5-21 14:18
好的诗离不开局部调整和打磨,能够改好的诗即便不改也差不到哪去?
作者: 店小二    时间: 2017-5-21 14:26
第一首本就具备一首好诗的特质,如果非要找点毛病,"一派繁华景象,纷纷深陷其中"。小二觉得这两句可以打磨下,特别是“繁华”和“纷纷",其他的不动也罢。
作者: 雅阁    时间: 2017-5-21 17:25
说说第一个吧

第一节,景,第二节,情,总体由景入情,但由于第一节的景过于概念化,缺少融情于景的细节,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对第二节情的感受就不那么深刻,所以这首诗要改,不是减,而是加。
作者: 呆呆    时间: 2017-5-21 17:37
来学习,坐板凳。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1 22:50
之乎者也 发表于 2017-5-21 11:44
最终还得是黯然销魂掌

我更喜欢庄子!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1 22:51
花非花 发表于 2017-5-21 12:09
喜欢这样的研讨氛围,受益匪浅,问好楼上的各位诗友,夏安!

问好花,夏安!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1 22:51
店小二 发表于 2017-5-21 14:18
好的诗离不开局部调整和打磨,能够改好的诗即便不改也差不到哪去?

谢谢店小二给我以安慰!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1 22:52
雅阁 发表于 2017-5-21 17:25
说说第一个吧

第一节,景,第二节,情,总体由景入情,但由于第一节的景过于概念化,缺少融情于景的细节, ...

意见真好!细细咀嚼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1 22:52
呆呆 发表于 2017-5-21 17:37
来学习,坐板凳。

喜欢呆呆
作者: 难道    时间: 2017-5-22 19:44



你说的对,只是你太纠结理论上的东西了。而这正好是写诗最忌讳的。我的意思是人。是生活。是离开诗。这是适用于任何阶段。你越靠近,越抓不住。越去搞理论,越会束缚住你,写出来的只能是象诗。而不是一首好诗。

我之前在论坛也说,每个诗人和读者的年龄和阅历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创作方向和阅读体验。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的是每个诗人的自制和读者的进步。现代诗歌为何会被划为小众,正是因为它的创作和阅读的门槛高于其他的文本创作。其他形式的文本可以有框架,有提纲。现代诗你可以这样写吗?这样写出来的是诗吗?每一首好诗是无迹可寻的。你的每一次下笔都有可能会写出来好牛逼的诗啊。只是你要是拿起笔就想,老子要写一首老牛逼的诗了。那这就很可怕了。自制,就是这样,忘记野心,不要想着朕的这首诗一定要包容这个和那个,一定要写出那个和这个。没有一定才可能成诗。那么它对读者的要求也会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我举个例子,还没有被这个世界改变的人。还对这个世界持有善意,好奇、和接纳的心的人。说到这里,我应该是风格性的又扯歪了。唉。


我喜欢实际去做,可能会做错,会把事情搞砸。这样子时间久了,也就有了把事情搞砸的经验了。也是不错呢。哈哈哈。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2 21:23
我是反理论的啊,难道兄不理解我,猫搞前沿的几年,包括整个写作的过程,都是和理论斗争的过程,在前沿所有的争辩,包括诗歌从哪里来,都是和理论对立和总结的过程。在传灯所作的,不过是个人写作过程的总结罢了。无理论可依据,但是你最终会发现,当你用各种方向去行走,理论会有暗合之处。我乐意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诗友们分享。理论并不能指导写作,一个人经过诸多实践自然会有发现,时间问题罢了,难道兄所说的冲撞,我曾经两三年每天写三几首,如何不明白呢?筛子啊,理论是经验,是筛子,是一个人个体创作经验和群体创作经验的交融和独立的特质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2 21:33
所以,我对理论是这么去定义的,一个人的写作过程,是不受理论限制的,是一个人思维用诗歌形式表现的过程,它是由无意识去决定的,然而,当你把自己一堆创作放在一起,是什么让你决定这首诗能不能留下来呢,这个时间,有意识占主要的,它由创作经验去主导最终判断,象一个筛子。当这种主观意识占主导的时候,无意识便被限制了,创作的灵感会受破坏。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的创作终有枯竭的时候。记得我在余秀华的贴里回复,我说这首怎么样怎么样,她说,其实我不知道自己哪些写得好哪些不好,我不认为她这句话当时是客套话。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7-5-22 21:40
我的写作过程是受一种欲望去达到的,是一种创作的兴奋,一种求知欲,就像对一个情人的诉说。一种孤独,一个真正的诗者的创作过程决不会想着我这句话要符合什么规则,诗歌的框架是在阅读经验进入无意识状态在起作用的,晚安
作者: 难道    时间: 2017-5-22 22:28
嗯嗯,你说的对。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3 10:37
难道 发表于 2017-5-22 19:44
你说的对,只是你太纠结理论上的东西了。而这正好是写诗最忌讳的。我的意思是人。是生活。是离开诗。这 ...

同意这样的观点。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3 10:38
老猫 发表于 2017-5-22 21:40
我的写作过程是受一种欲望去达到的,是一种创作的兴奋,一种求知欲,就像对一个情人的诉说。一种孤独,一个 ...

这样的交流多好,也只看到传灯里面大家这样。希望下步氛围越来越好
作者: 店小二    时间: 2017-5-23 10:50
简单地说反理论太片面了。小二觉得诗学理论分两部分,一部分被前人总结为条框,一部分是鲜活的优秀文本,它的理论价值有些已被总结了出来,有些还在总结。如果一个诗人不读别人一首诗而写出优秀诗歌,那创作不受理论的影响之说法才能成立。
作者: 花非花    时间: 2017-5-23 11:31
纳兰寻欢 发表于 2017-5-23 10:38
这样的交流多好,也只看到传灯里面大家这样。希望下步氛围越来越好

附议,教学相长
作者: 花满山    时间: 2017-5-23 20:06
坐地板上,学习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4 12:03
花满山 发表于 2017-5-23 20:06
坐地板上,学习

可以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意见。
作者: 青山兀立青山外    时间: 2017-5-26 22:19
边看热闹边学习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5-26 22:35
青山兀立青山外 发表于 2017-5-26 22:19
边看热闹边学习

你过分谦虚!
作者: 青山兀立青山外    时间: 2017-5-26 22:45
纳兰寻欢 发表于 2017-5-26 22:35
你过分谦虚!

因为肚里没货哈




欢迎光临 传灯录诗歌论坛 (http://poem5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