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诗歌论坛

标题: 5个作品,一句话(稍长)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施世游    时间: 2017-3-6 15:27
标题: 5个作品,一句话(稍长)点评
◎毒药


□徐小爱克斯

毒药
我喝下去了
杯子还你
好好的杯子
扔了可惜

▓徐小爱克斯:本名徐晓健,1969年出生。现居南京。

一句话点评:这句话得长一些(中间多用逗号),这是一首十多年读过就没有忘记,跟作者要,却发现连作者都没有保存的作品(还查不到),我背了一遍给作者,作者说应该是这样的(但有可能出入,这又很有意思),于是就这样,一首很有趣的诗,读了就彷佛一个人还没死透,从棺材里爬起来跟你说什么都安排好了,了了心愿了就差还有个鲜汁肉包或者韭菜饺子,要是能再吃一回就好了,对,读了就是这个感觉,剧烈的反差,举重若轻,决绝和隐痛,信手和从容。


◎逃亡

□张作梗

大门突然推醒了烛火
一阵寒气卷进来
墙猛地晃了晃

门随之“嘭”地关上;
烛火稳定下来
照见一张陌生、惊恐的刀疤脸。


▓张作梗,男,本名张海清,偶用笔名庞贝。1966年生人,祖籍湖北京山, 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

一句话点评:又是一首十几年前的旧作,但是看过,就记住了,彷佛经常停电的夜晚,点起蜡烛,光一直在脸上晃,飞蛾扑来,灯下一片斑驳的暗影,安静,客观之象经过提炼成为了内心主观之象,倒过来,也可能是主观之象,还原成了文字的呈现,小孔成像,物理老师这样说。


◎我要说一声谢谢

□刘傲夫

去年买的蒜
因放在房间角落
忘记拿来吃了
今年开春后
它们长出了苗
老妈发现了
就把它们
摆在厨房窗前
做菜需要时
就割它们一把

▓刘傲夫,原名刘水发,1979219日出生于江西瑞金。1997年开始发表诗歌。

一句话:虽然和作者起过只言片语的争执和冲突,但不存在成见的问题,也不影响我推荐好的作品,这场景大家都经历过,但作者却从简单的生活中提取不俗的诗意,读来会心一笑,这很不容易,一个割字,一个简单、朴素、实用的动作,赋予了人性的东西,值得品味。



◎每一个孩子都是捡来的

□起子

这不是所有孩子的问题
但这几乎就是所有孩子的问题——
“我是哪儿来的?”

这不是所有母亲的回答
但这几乎就是所有母亲的回答——
“你是捡来的!”

那年我的大舅妈
面对我表哥的提问
手指东方
在答案的后面
又编造了一个具体的村庄

此后一段时间
我的表哥在每个黄昏
都跑到村口
面向东方不说一句话
静静地等待

我的舅妈每次找他回家
总是远远就看到他小小的背影
眼泪就快流出来了

这不是所有孩子都有的背影
但这几乎就是整个人类的背影


▓起子,本名黄顺良,1974年生于浙江嘉善,高中教师。

一句话:读了就恰如一条几斤重的草鱼从水中捞起,摔在草地上,活蹦乱跳,摁住它了的感觉,又是一个很多人都会经历过的,或者耳闻目睹的,诗意地栖息不等同于美,而是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人世的穿透,是对时间的折叠和空间的开合,作者立在了那里,占有了文本的一席之地,不拥挤。


◎母亲的圣经

□李不嫁

多年前给母亲买的圣经
只因她识字不多
至今崭新如故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
她的主是地方版的主
有土地神的人脉
也有老中医的安神静气
不动怒,不争执,和邻里和睦相处
她的主是方言版的主
走在茶园里,听得懂喜鹊的交谈
睡在马厩里,看得清牛羊梦中所见的山水
而这本砖头厚的黑皮书,搁在床头,镇邪、压惊


▓李不嫁,男,19665月出生于湖南桃花江,1984年考入湘潭大学哲学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入狱及脑瘤中止写作,2014年回归。现居长沙,供职于潇湘晨报。

一句话:这首作品,作者发于我的传灯录诗歌论坛,读到就喜欢上了,这是一锅老母鸡汤,温火慢炖,值得品尝,连作者的简介都可以当作诗来读,诗,离不开生活,而应当扎根于生活,这是大俗话,我又重复了一遍,我是多么的无趣。


作者: 青山兀立青山外    时间: 2017-3-7 10:38
这菜好,多上哈
作者: 盆栽菩提    时间: 2017-3-23 22:29
有些好像读过,有些是初见。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7-7-3 23:31
忍不住再读。




欢迎光临 传灯录诗歌论坛 (http://poem5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