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诗歌论坛

标题: 读诗札记:窗户诗作六则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敢    时间: 2016-9-18 19:15
标题: 读诗札记:窗户诗作六则
本帖最后由 李敢 于 2016-9-22 05:27 编辑

.





                                       活着:身体中渐渐有木质的东西


       《送信的人走了》是窗帅的第一本诗集。收到这本诗集后,我就放在桌子上,有时翻开读一首诗,有时只是瞄一眼它的封面;有些日子,我放《送信的人走了》在电脑包里,带着它到园子里,又带着它回到城里。
       现在,我翻看着《送信的人走了》;我把其中一首诗,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在电脑上:我想从中找到一点点码字的激情。
       为什么我活着……活着……就把激情活没了呢?我是老了吗?
       窗外有我栽植的大片银杏树林,还有属于我的清越鸟鸣。
       麻雀的鸣啼是细碎的,它们从不拒绝活着;它们是灰色的,小眼睛小爪子小身体,但它们似乎一直活得很好,总是一群群地在田野上飞,在我的银杏树林里唧唧咋咋地欢鸣。我不知道一只老了的鸟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我一样对什么再也提不起心气劲儿?是不是像我一样坐在椅子上,总是一个劲儿地打瞌睡?
       鸟必须不停歇地飞翔,鸟必须紧紧抓住一根树枝,不然,一只活在天上的鸟,就会掉落在泥地上。
       鸟不知道老去,我说:我园中的麻雀们没有一只是老鸟;我园中的一棵棵树木,在风中撑开他们的大骨架,活得蓬勃,活得年轻,不知道怎样老迈下去。
       我不应当老迈下去,我也须活得像一棵树样。
       活着,不应当仅仅只是回忆,于一个努力活着的人而言,每一天的风雨阳光都会是新的。他不应当沉浸在过往的时光里;过往的风光,过往的伤,已经是过去式。曾经的年少轻狂,经历一番风雨后,当如玉一般温润。我们活着,需要一弯静水深流,容纳飞鸟、流云和彩虹的投影,接纳或赏味落叶的静美;我们活着,应像一棵树样,感恩于雨水的润泽和阳光的照料,不惧斧斤,无惧于雷电火烧和风暴的打击。
       如窗帅所言,人活着:生命和心灵也应该是木质的/时光不能夺其芬芳/还会令其越久越坚硬。
       曹操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活着,当如是。

       附诗如下:


                     身体里渐渐有木质的东西

                                               作者:窗户


                     身体里渐渐有木质的东西
                     不是因为衰老了
                     那些清晰的木纹看起来
                     确实像皱纹。但更像荡漾的水面
                     静静容纳所有投影

                     年轻时我确实喜欢树叶、花朵
                     喜欢女孩子的衬衫、帽子
                     喜欢爱情。它让青春的天空
                     充满阳光与歌声

                     现在只剩回忆了
                     但也是我现在才理解,除了爱情
                     生命和心灵也应该是木质的:
                     时光不能夺其芬芳
                     还会令其越久越坚硬








.


作者: 李敢    时间: 2016-9-18 19:17
本帖最后由 李敢 于 2016-9-24 10:49 编辑

.







                                               上帝固定一张椅子,任谁也取走不了孤独的芬芳


       9月6日,人买走了我的7棵桂子树。正是花开的季节,我不知道被撬挖走的7棵桂子树,能不能在异地之城,把一个秋天的芬芳进行下去。
       ——雨后黄昏的天空,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陈敬容:雨后)
       我希望,7棵桂子树栽植在遥远的、僻远的一座荒僻小城。在遥远的、僻远的荒僻小城,天空是阴凉的,风是轻悄悄的;生活在荒僻小城的人不多言,从不知道高声喧哗。
       买走7棵桂子树的人,给我留下7个深深的土坑,需要我去回填夯实。我没有问,7棵桂子树将移植至哪里。我会把自己深埋在其中的一个深坑吗?
       ——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烦热的躯体在那儿沐浴。(陈敬容:雨后)
       我的桂子树,一直都是常青树,它们秋日的花儿细小而芬芳。它们也落叶子,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那个时候新叶已经生成。我如果说桂子树从来就不落叶子,也不是在睁眼说瞎话。一个人守在荒阔的园子里,很多时候,我会坐在桂子树下的一个石头上抽烟,沐浴着从桂枝叶隙间漏下的斑驳的绿色阳光。
       7棵桂子树,树干端直粗壮,树冠宛如翠云;它们更像是童话里、传说中的7朵蘑菇。它们会如我所愿的那样,被移植在一个小小的荒僻之城吗?
       ……迢遥的、僻远的荒僻之城,有清凉的月光,有一群群的乌鸦在教堂的尖顶呱呱叫嚷,有夜晚的猫儿眼在一扇扇窗口闪烁着翠绿色的星光。
       在荒僻之城,在其深深的、偏狭的青石街道,如果我走进荒僻之城潮湿青黑的阴影中,我将是一个瘦长的、温润的青年男子,我的身上会有些微的、外省的阳光的味道。在教堂尖顶的阴影下面,我会逢着一个人,我将轻轻地叫一声:小木头。
       住在荒僻之城的小木头,她的眼睛是明亮的,她的脸一定是白的,她有如云一般的墨色长发我不能够轻抚;小木头,小木头,荒僻之城巨大、幽深的黑夜披在你的肩上。
       荒僻之城的小木头,轻轻走在偏狭的青石街道上面;她飘着,她没有,她不会,触碰荒僻之城的一小块阴影。
       传说中的荒僻小城,住着小木头一个人。传说中的荒僻之城,只有黄昏和夜晚,是小木头一个人的黄昏和夜晚。荒僻之城的清凉月光,是小木头一个人的清凉月光。
       传说中的荒僻之城,将要栽植7棵桂子树吗?给小木头定制一把木椅子吧。
       请把木椅子固定在荒僻之城的广场上。在教堂尖顶的阴影中,请小木头坐下,沐浴着圣父、圣子、圣灵撒下的辉光。

       附诗如下:


                     小木头

                                    作者:窗户


                     那是个安静的小城
                     那里只有黄昏和夜晚
                     那里只住着一个人
                     我叫她小木头
                     她偶尔经过教堂
                     会把薄雾披在肩上
                     多半时间坐在一把椅子上
                     与月光相伴
                     这把椅子没人能够移开
                     就像谁也不能取走孤独的芬芳
                     而我不知道那芬芳
                     是来自椅子,月光,还是她








.
作者: 李敢    时间: 2016-9-18 19:19
本帖最后由 李敢 于 2016-9-24 10:39 编辑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生活很宽。很大。我们被滞留在生活中,
       我们被活着。生活它是芬芳的吗?
       生活的味道是人的味道么?
       我们长成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就是什么样子?

       杨改兰去世了,她的四个儿女去世了。
       李克英,他死去了。
       打造石凳子的人,在早年间就去世了。
       石凳子是凉的,很好,坐坐就热乎了。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稻花香里话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在甘肃。在康乐县。在景古镇乡阿姑村山老爷弯社,
       土坯房立着,两头老牛活着。
       一头小牛慢慢的,在学着磨牙,反刍人间。
       他们说,李某英的摩托车停在阿古村山的树林边上,两三天了。

       窗老师的诗作《星空》,我读过很多遍,每一遍下来我都那么的无语而茫然。在窗老师的笔下,活在星空下的三婆疯了。疯了就疯了吧,窗老师有什么办法呢?他说三婆曾经是他们村子里最聪明、最漂亮的女人。
       窗老师写,越老越小气的小叔;
       窗老师写,被汽车撞死的林叔,他的老婆不哭,每日照常吃喝玩牌;
       窗老师写,活得最没用的春花婆,和村里最穷的六公家。
       窗老师啊,天下芸芸众生,都是在各过各的日子,是个人就活在各自的命途中。
       在人间,人似乎一生下来,该吃几碗饭,就只能吃几碗饭,注定了的;我们吃完自己的饭,该轮回的就轮回,化灰的化灰,魂散的魂散。
       但是,窗老师望着头顶星空,他写下《星空》的最后一行:一闪闪的,开阔、明亮又寂静。
       这最后一行,于《星空》一诗而言是赘句,很没用,很是多此一举。但是很美好!
       窗老师想的很美好: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我们活着,都是星宿下凡到人间,磨砺,去垢;我们死了,我们将再次重返天上人间。
       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但是,祝福我们活着的人间吧!
       祝福窗老师!愿我们活着,都常怀着一颗悲悯之心……

       附诗如下:


                   星空

                                        作者:窗户


                   就这样,你们坐在院子的石凳上
                   说三婆现在疯了
                   她以前是村里最聪明、漂亮的女人
                   说小叔越老越小气
                   他以前是村里最富有、大方的村支书
                   说隔壁的林叔
                   被汽车撞死后,他老婆一滴眼泪也没流
                   每日照常吃喝玩牌
                   说村里最没用的
                   其实就是对面的春花婆
                   她家一辈子没造过房子、做过事业
                   连村里最穷的六公家
                   都为三个儿子造了六间房
                   就这样,我和小时候一样
                   安静地坐一边听着,望着头顶星空
                   一闪闪的,开阔、明亮又寂静





.
作者: 盆栽菩提    时间: 2016-9-20 21:54
学习。问候李大侠,也向窗老师致意。
作者: 盆栽菩提    时间: 2016-9-20 21:56
第一首,让我想起海南沉。
作者: 李敢    时间: 2016-9-22 04:44
.





                                                      院子前面那块地一直不会空着


       去年的春天,还是今年的春天呢?我忘记了:小窗子说他在给四季豆绑扎爬升的豆架子,他说他父亲回乡下了。后,小窗子发过来一张照片:在一栋灰色的楼房下面,是十多个单立的三脚架,三脚架下面是青绿的四季豆苗。
       太简陋了。小窗子该找一根细长的竹棍,横架在那十多个单立的三脚架上面。
       ——我就坐在这儿,你敢挖?你不把我挖死,你妈逼的就是龟儿子!
       高女子果然就一锄头挖下去了。挖在黄四娘丰腴的腰杆儿上。黄四娘在床上躺三天,然后就死掉了。高女子说,那是他的地盘,他想在那块地盘上栽一垄番茄。他说他的瞎子婆娘想吃番茄了。
       ——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个场景。我构想一个场景。我讲这个故事。院子前面那块地一直不会空着。院子前面那块地一直不会空着院子前面那块地一直不会空着。不会空着不会空着。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倾命相惜的关系?在出生地,很多农民已经不种田了。很多农民。他们已经不再是农民。大片、大片的农田荒芜,长满了荒草和速生的葛树。乡坝头在虚构中。黄四娘的胖儿子开着他的路虎回家,但是他住过的那间屋子,一面墙壁已经倾倒,曾经的婚床也已朽坏。
       我是一个不会讲故事的人。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黄家和高家本是一前一后相邻的两家人。俗语言:远亲不如近邻,黄家不应当和高家斗,高家和黄家理应相互照料。那片地在高家林盘,紧邻着黄家院墙。我构想的场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个故事里有什么鬼?太不和谐了,太没有正能量了……请天老爷在我构想的场景中下一场大雨吧。请大雨哗啦哗啦地永远下着。请浩浩荡荡的雨水冲荡着田地和村院林盘。叫五个精壮汉子。押着高女子。跪倒在黄四娘的灵前。叫黄四娘的出殡日,哗啦哗啦下着大暴雨。
       ——该那个砍脑壳的娃娃发达,他的老汉死,发丧那天下大雨,他的妈死又下着大雨。
       ——高女子早该死了。一个惯偷,偷了好多人家的鸡,偷了好多人家的菜……那个瞎子婆娘太可怜了。高女子把她害惨了。瞎子婆娘以为嫁给一个高长的汉子,会有好日子过?过他妈的一个铲子啊。
       ——黄家没有告官,高家告官也是死。反正都是死:早死早投生,迟死变畜牲。
       他们说,黄大老板没有打死高女子,高女子是送回去十多天才死的。高女子的那个瞎子婆娘是一个月后饿死的。两个人躺在床上都臭啦。生产队长请几个人,由公家出钱,送到火葬场烧成灰,葬在了高女子自己的林盘里。他们说生产队长是一个心善的人。分田到户的前前后后,大家一直都愿意他当生产队长。他当了几十年的生产队长。他做了很多好事。
       他们说,高家没有后人了。葬高女子那日,是生产队长自己花钱买了一堆纸,烧化在高女子的坟墓边上。那天日,生产队长一边烧纸一边絮絮叨叨地喊话:高女子,你个挨刀砍脑壳的龟儿子,叫你不要偷东西你硬是说不改;好不容易给你说成一个婆娘,你又把人活生生的饿死;我烧一堆钱给你,在阴间就不要偷了;在阴间,你不要和人吵嘴打架;在阴间,你就把阳间的事忘了;你选一个好人家投生,不要再当孤儿了。
       但是,黄家的祖先要在阴间抢占高家的地盘。人死了,人在阴间也将有一处院子和林盘。
       ——喂,你听清我说的话吗?我把我那片林盘租给你。你把高家林盘一起圈过去,每年象征性的给点儿租金。
       不。我不要。你老子的坟在那儿,你老娘也埋在林盘。它荒着就由它荒着吧,你的林盘永远是你的林盘。你可以把高家的地盘一起圈过去,回家开一个农家乐。反正高家的人死完了。反正,高家的林盘也已荒草丛生,长满了葛树刺楸树麻柳树金弹子树。高家林盘,白天一条大蛇在高女子的坟头上晒花;夜晚,猫头鹰在高家林盘的树上叫唤,斑鸠呷呷、蛤蟆和老鼠;黄鼠狼白天黑夜出没在荒草丛。
       我不想守着我的园子。近50亩地的绿化苗木园林,似乎永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回城吧,把那些肥沃的田地退租,由着那些田地荒芜。楼下看门的周老头又在喊人打麻将了。每天摆两桌麻将收入30元,加上一月1300元的看门费,和收捡的一些废品,足够周老头夫妻俩一年的生活开支。即便每月底,周老头收取看门费时总有一些男女骂骂咧咧,周老头夫妻俩也不回老家了。回去干吗呢?乡坝头的房子已经被大雨淋垮,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儿子儿媳带着孩子到外省打工去了。
       那么,我回城也去找一个小区看门吗?我不是一个糟老头子吗?我靠。
       继续读窗户的诗吧:

       二月是葱
       三月是西红柿和青菜
       四月是四季豆
       五月是丝瓜
       六月是生姜
       七月是挂下来长长的豆角


       这些生长在乡土的时令蔬菜,是过去了的命数,是朴素的、救命的、过日子的基本知识。
       回不去的乡土,回不去的旧时光。
       窗户诗作:《院子前面那块地一直不会空着》,其语言简白、朴素,还原、存续了乡土生活曾经的安宁和美好;没有繁复的修辞,摒除了夸耀的形容词,窗户以简白、硬朗的诗语言,像镢头一样直接镢进诗核。
       读完此诗,读者就望到了一个俭朴的、温慈的、与土地倾命相惜的父亲,像一把老镢头样,孤立在荒茫阔荡的人间世上。
       在迢遥的,和我相距着三十多年路程的出生地,在老家屋的院子前,也曾经有过那么一块狭小的空地。
       父亲在生时,那块地从未曾闲置过,他在社会主义的土地上耕作之余,早早晚晚、精心地伺弄着那块狭小的空地:大蒜苗芫荽茄子豇豆,还有生姜和三两棵药草……
       有些年月,父亲在篱畔栽插了一株洁白芬芳的栀子。

       附诗如下:

                      院子前面那块地一直不会空着


                      二月是葱
                      三月是西红柿和青菜
                      四月是四季豆
                      五月是丝瓜
                      六月是生姜
                     七月是挂下来长长的豆角

                     有时同时种
                     有时分开种
                     有时交替种
                     有时混合种

                     除了父亲回乡下、生病住院外
                     这块狭小的地
                     种满了各种蔬菜、植物
                     地里的草总是除得干干净净






.
作者: 李敢    时间: 2016-9-22 04:47
.






                                                 在祖国的旷野上活着


       《诗探索》的微信公众平台今天推出了二棍的一篇诗学随笔和六首诗。那篇随笔、那些诗我都读过,今天再读又被感动了一次。
       二棍在那篇随笔中说:写诗当开门见山。
       那么好吧,那就把门打开吧。在很多时候,我是不想打开门的。我怕打开门后,那一览无遗的贫穷,在天光的照耀下,更加的苍白、寂寞。
       ——我恐惧于给喜欢的诗人、诗作写什么评论文章。面对着他们,面对着那些优秀的诗作,我没有学富五车,也不是什么诗写大咖,一个籍籍无名之人配去写吗?
       一个人内心的一穷二白,他自己深感捉襟见肘,观者也觉难为情。
       何必呢?一个人的喋喋不休和唧唧歪歪,他人或不屑于瞄上一眼;你祈求他踏上一只脚,他也懒得费神;不过是一只草履虫,你长再多的脚,也只能在方寸之地慢慢爬行;别去仰望山峰,那不是你能够抵达的。在低处,找一个山洞把自己藏起来吧,不要刻意地去读某一个人的诗,如果一缕山风把某一首诗吹进你的洞口,你就抓住那首诗,慢慢读;就像你喜欢读的陶潜诗文:那么多年了你一直在读,那些朴素的诗文在岁月的磨砺下星光一般璀璨,你越读,越觉高山仰止;你希望自己的诗作,如陶潜诗文般,见素抱朴,见心见性,风骨铮然,但是可能吗?但是努力吧……你从不认为陶潜是一个隐士,他也不是什么田园诗人,他其实一直都是在努力地做回自己,他就是一个活在天地之间的真男子;他不过是在写自己身边的物和事,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遵从着自己的生命需要,把身边熟谙的物和事如实地写出来,而已。
       就让江一苇活在他的小镇吧,就让太白酒桶的精魂漫游在祖国的大地……
       妖道兄弟你还好吗?如果有机会,我提上几瓶啤酒,陪着你慢慢喝;我们不吃菜,我们只慢慢喝酒,把啤酒喝酸、喝过期,头疼不是事,身体一时的无力和软也算不上什么,人生难得几回醉呢?
       我们没有斧头砍削山川,我们也收拾不了河山待后生,……但是张远伦,我觉得盘古的那柄开天辟地的巨斧在等着它的新主人。
       朱熹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仲诗文,你就开着你的那列绿皮火车奔驰在旷野上吧;你是棒老二,你是土皇帝加暴君,我们由着你去称王称霸;但是请给张二棍留一个安静的山谷……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您就给张二棍一只锈迹斑驳的、告密的口琴吧,由他去慢慢吹奏;在他心里,藏着太多的巨大悲伤,他需要放牧圈养在怀抱的千万匹野马。
       二棍,你在山坳上筑一间小屋吧。你去生养一个胖胖的丫头,由她攀着一棵桑树,望你披着暮色归来。你的小脚祖母已经将神仙们脸上的尘垢擦洗干净了,她在等着,揩净你乌黑的唇角。
       推开小屋的窗户吧,让旷野的长风带着花香和飞鸟的啼鸣,住进你的小屋。
       在人心深处,在辽阔的祖国的旷野,“草木绿到无所顾忌。飞鸟们在虚无处放纵着翅膀。”野花迷乱,开遍了旷野和山岗。一尊遵大神、小神守护着人心深处的旷野,祂们素朴如一根根草茎,简单得如一枚石子,又如细腻肥沃的泥土;牠们守在花心里,守在青草棵上,守在绿树枝叶丛。
       我们心底深处的旷野,天很青,云很白,阵阵绿风吹送,阳光清明照亮一只只彩蝶翩翩起舞于花丛。
       这远逝的、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旷野,这神与万物和谐共存的家园,这失落的国度……永恒的女性仍旧在驻守,她们长发飘飘,在辽阔的草原上远足、漫游。
       歌德诗曰: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老子经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我说:永恒之女性,就是守护着旷野的一尊尊大神、小神,是温柔美丽的天使,是爱的根本所在。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九月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海子:日记

       透过微信的群聊窗口,窗户兄弟望到了宋雨和其姐妹们:在宋雨和其姐妹们的身旁,牧放着一群群白羊,在白羊的四周围奔跑着一大群孩子。窗户说:我仿佛是其中的一个。就其实,活在世间上的每一个男子,都是“羊群的四周奔跑着一大群孩子”中的一个,我们都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中慢慢长大,在母亲心底我们永远是母亲最偏怜的孩子。
       窗户兄弟,你就一直坐在玉米地边的田埂上吧,叫晚风轻轻吹动着玉米叶子;细细的,玉米叶子的歌吟,是妈妈说在你心深处的温怜话语。

       附诗如下:

                      给宋雨们


                      宋雨和姐妹们在微信群里聊天
                      如果政府允许
                      一定要生很多孩子
                      生到老为止——
                      多喜欢孩子啊

                      仿佛多生一个
                      她们就会变得美丽
                      更温柔多情
                      多生一个,人间就会多一份爱
                      多一个天使

                      我没说话
                      但整晚被这天然的母爱感染着
                      她们走在草原上长发飘飘
                      羊群的四周奔跑着一大群孩子
                      我仿佛是其中的一个





.
作者: 李敢    时间: 2016-9-22 04:49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再读窗户的诗作《燕子》,突然间记起很多年前听过的一首歌:风一样的男子。这首歌的旋律忘记了,这首歌唱了什么也忘记了,我只记住了歌名。
       噢风一样的男子,在风中飘着——筋骨,刀砍不断身体,炸雷也轰不散。
       无羁的,风一样的男子,身体清明,在经过辽远的村庄、田野时,在童子清亮的目光中,风一样的男子挥舞着树枝样的手臂。
       他到过山,越过河,入过林,荡游过旷野荒原。
       窗户是一个风一样的男子吗?他曾有过自己长发飘飘的年代吗?他是一个把风溶进血液中的翩翩美少年吗?
       但是窗户说他老了,已经渐近中年,身体中有了木质的东西……
       在窗户笔下,在《燕子》一诗中停驻的时代,是一个离我们远去的时代……那失落的、过往的所有时代,天高皇帝远,我们仿佛很轻易地就能找到一个闭塞的村落,几亩薄田供以衣食,一处小院供我们以倾听雨打芭蕉的声音。
       我们“晨兴理荒秽”,我们“隔篱呼取尽馀杯”……
       窗户似乎一直生活在那样的时代,他仿佛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穿越到现代的王谢子弟。“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他笔下的燕子,是优雅的,如一个行吟的诗人: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王国维.少年游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什么,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在窗户的心深处,燕子是拟人的,有着和人一样平等高贵的生命;她们南来北往的小小身体,和人一样,也有着、也闪耀着生命的光亮;她们是人间的至善。
       庄子曰:齐万物,一死生。细究其意,他大略就是在说万物是没有差别的,生与死本是同一的。

       儿子说的更好
       它在我们家
       吃饭
       睡觉
       玩游戏


       一个常怀赤子之心的男子,自有温润如玉的情怀;他以温润的目光注视着身边的万事万物,愿与人间万物和谐共处。
       他努力着、妄想着,渴望着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燕子》一诗,看似简白,却有深味;寥寥几行,道出了流布于天地人间的至善。

        附诗如下:


                      燕子


                      脱帽子
                      鞠躬
                      敬礼
                      燕子每次
                      都是
                      低着身子

                      飞回到屋檐下的巢
                      下雨的时候
                      和雨水一样,飞翔的身体因为亮光

                      而闪耀
                      儿子说的更好
                      它在我们家
                      吃饭
                      睡觉
                      玩游戏





.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6-9-22 10:10
好!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6-9-22 21:30
亮下吧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6-9-23 22:43
慢慢地,传灯的好东西多起来了。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6-9-24 11:27
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诗解读多了未见得好,当时敢的这些不算解读,更多的是随笔
作者: 李敢    时间: 2016-9-24 11:38
问候菩提、虫贝、老猫、寻欢
作者: 盆栽菩提    时间: 2016-9-24 18:21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子读诗的。主要是不累,有味。
作者: 生之赤者    时间: 2016-9-24 22:06
真不简单,这样读诗。




欢迎光临 传灯录诗歌论坛 (http://poem5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