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录诗歌论坛

标题: P民街 [打印本页]

作者: 海绵_体    时间: 2016-8-24 20:48
标题: P民街
本帖最后由 海绵_体 于 2016-8-26 13:58 编辑

之裤衩飞扬


阳光打在外墙上,带着瓢虫抓刮玻璃的声音
我起床,我抓脚趾头,我练习用脚后跟思考
门口的人群有些惊慌,他们谈及魏则西和雷洋
谈及一些P民失踪的消息,出门时母亲告诫我“小心真相!小心银行门口那对吃人的石狮子”

我低着头走着,小心翼翼地绕开那些足疗店
街道两边是重重叠叠的墙壁和阴影,裤衩飞扬
我戒嗔、忌怒、有时站在街道尽头的悬崖边上
发呆,看群鸟从玻璃幕墙里飞进飞出
偶尔躲在房间里面,听着新闻自渎

2016-06-01



之雪是六月另一种燃烧

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许多人赶过去观望
我喜欢这样的清晨:风穿过密集的金凤花树
吹响广场中央,巨大的、透明的管风琴
一幢高楼在街对面,象教堂一样嗡嗡作响

“有什么比炽热的蝉鸣更轻呢?”墙壁如镜
我提着两袋春天的米,弯曲地走在街道上
我提着两袋春天的米站在光秃秃的木棉树下
我提着两袋春天的米想起那个叫聂树斌的雪人

墙壁如镜,在街拐角我和我相遇了
我看着我,落叶是穿梭不停的飞行器

2016-06-30


之活着


老虎又吃人了,我从新闻里得知这些

站在午后的阳台上,我看着它百无聊赖
躺在楼下,张开炎热的大口,吞吃着
许多高楼的影子失去支撑,慢慢地歪斜
呵呵,这盛极而衰、摇摇欲坠的下午
万物顺势交融,在残缺之中得到完美

半枯人住1楼,4:45分会坐轮椅出来
世俗的阳光里,他静待自己重新发芽
岁月静好,数枚长虫子的芒果缓缓坠落
蜗牛在几片树叶和季节之间,辗转跳跃
我多想和它们谈谈黑暗骑士和白的裂隙

多想告诉它们1989-06-04,是我错手
杀死了,兔子罗杰

2016-08-02



之入伏


雨后
楼下的风吹过三遍,一棵树的秩序改变了
一棵树新的秩序是:许多有着焦黑胸膛的蚂蚁
在树皮的沟壑里艰难跋涉,到处是瀑布和彩虹,
不远处,被果子捕获的甲虫,发出震耳的嘶吼。
母亲不知道这些,她在厨房忙碌。蝉鸣铺天盖地
她企图让时间慢下来。“加入些许黄油和鸡蛋。”
“转速120/秒搅拌,这样才有足够的粘稠度。”
她边说着,边跟着回忆旋转。
我选择到楼下,在烤面包味的黄昏里缓慢地走着
天空倒立的丛林中,群鸟浩瀚飞过,我拐个弯
我是它们其中的一只,投射在街面的虚像


2016-07-18



之往生咒


蓝屋顶,碎玻璃。
风微微晃动,悬挂如阳台

一个在人民银行门口,跳脱衣舞的疯子
还是人民吗?我象一个正常人一样路过
他脱去衣服的伪装,他脱去名字的牵绊
他就要,飞起来了

我害怕看到这些。
街道迂回,满树的哨子被寂静
吹响:“知道了…知道了…”。
我的死金鱼、死乌龟。还沉埋在树根下

阳光滚烫,它们就要被还原成一把把
用旧的手风琴,还有树叶

2016-08-17




作者: 海绵_体    时间: 2016-8-25 22:04
可以求批吗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6-8-25 23:03
感觉凭想象的过多,写实的少。因为这样,阅读时总别扭。比如“小心真相!小心银行门口那对吃人的石狮子”母亲能这样说??
作者: 雅阁    时间: 2016-8-25 23:06
我个人觉得很不错。内敛,克制。现在这种直面现实的书写太少了而逃避也似乎都有合理的理由,也因此这种书写更为珍贵。支持,学习。
作者: 雅阁    时间: 2016-8-25 23:13
纳兰寻欢 发表于 2016-8-25 23:03
感觉凭想象的过多,写实的少。因为这样,阅读时总别扭。比如“小心真相!小心银行门口那对吃人的石狮子”母 ...

我觉得这是想象,也是一种略带荒诞的手法,用不真实表现真实,楼主的其他诗中也有这种运用。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6-8-26 10:31
雅阁 发表于 2016-8-25 23:13
我觉得这是想象,也是一种略带荒诞的手法,用不真实表现真实,楼主的其他诗中也有这种运用。 ...

只是感觉阅读时吃力一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少了一点。这样的诗写,作者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很深,是双刃剑。
作者: 海绵_体    时间: 2016-8-26 14:05
纳兰寻欢 发表于 2016-8-25 23:03
感觉凭想象的过多,写实的少。因为这样,阅读时总别扭。比如“小心真相!小心银行门口那对吃人的石狮子”母 ...

个人觉得母亲可以这么说,问好寻欢,从写作目的上说,这组比上一组吃力,因为要影射现实,又要兼顾诗意,同时想保留荒诞超现实的手法,所以也写得好慢,加上工作好忙,个人不好说它写得好,只能说自己已经尽力去达到了,谢谢意见
作者: 海绵_体    时间: 2016-8-26 14:06
雅阁 发表于 2016-8-25 23:06
我个人觉得很不错。内敛,克制。现在这种直面现实的书写太少了而逃避也似乎都有合理的理由,也因此这种书写 ...

谢谢雅阁的意见和鼓励
作者: 海绵_体    时间: 2016-8-26 14:12
某种程度上,个人暂时也不再喜欢那种线性的或者仅仅在一个点,包括一首诗的末端采取戏剧性手法的诗,或者说有些厌倦,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迁就读者而变懒,一种对过去的否定最后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最后我们抛弃了诗的根本,我是这么想的,诗歌应该是可以继续呈现这个世界错综复杂的内涵的
作者: 雅阁    时间: 2016-8-26 16:39
海绵_体 发表于 2016-8-26 14:05
个人觉得母亲可以这么说,问好寻欢,从写作目的上说,这组比上一组吃力,因为要影射现实,又要兼顾诗意, ...

个人觉得去掉双引号要好些,有双引号就是母亲的原话,去掉了,就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作者: 雅阁    时间: 2016-8-26 16:51
纳兰寻欢 发表于 2016-8-26 10:31
只是感觉阅读时吃力一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少了一点。这样的诗写,作者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很深,是双刃剑。 ...

是的,在写作和阅读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问题,作者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写得模糊,或者晦涩等等,但作为读者还是希望能够相对的容易进入一点。拾得一句话,让阅读变得容易,让写作变得困难。我觉得很有道理。问好。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6-8-26 23:03
雅阁 发表于 2016-8-26 16:51
是的,在写作和阅读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问题,作者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写得模糊,或者晦涩等等,但作为读者还是 ...

个人觉得写作过程,成熟的作者并不模糊,没有这样刻意的想法,只是读者对美的感受器不同罢了
作者: 广州十三姨    时间: 2016-8-27 11:27
我空下来时也偶尔想想这个问题。
作者: 雅阁    时间: 2016-8-27 20:37
老猫 发表于 2016-8-26 23:03
个人觉得写作过程,成熟的作者并不模糊,没有这样刻意的想法,只是读者对美的感受器不同罢了 ...

我所说的模糊不是指写作过程吧,而是诗中的一些东西,有时候不能说的太明白,只能模糊处理,有所知和能指的意思吧。如果写作过程模糊,那基本就是在凑诗了。问好
作者: 海绵_体    时间: 2016-9-8 21:37
总之谢谢
作者: 青山兀立青山外    时间: 2016-9-8 21:47
老猫 发表于 2016-8-26 23:03
个人觉得写作过程,成熟的作者并不模糊,没有这样刻意的想法,只是读者对美的感受器不同罢了 ...

赞同!读者是很难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诗的内核的。不过,误读也是很有趣的事。




欢迎光临 传灯录诗歌论坛 (http://poem5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